叶绍翁简介(叶绍翁简介100字左右)
钱钟书之所以在他所举的几家咏杏花诗中,认定唐不及宋,正是暗含着这一规律。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张良臣“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之所以高出唐人温庭筠、吴融者,也正在于陆、张二家均由杏花而窥见春色。而叶诗所以又高出陆、张二家者,正如钱钟书所言,则在他们的第三句均不如叶诗来得新警和充实。就全篇而言,陆诗“杨柳不遮春色断”句虽然十分相称,但句法失之新巧,虽由红杏而及春色,但并未写透写足春光。至于张诗,其第三句“一段好春藏不尽”和“春色满园关不住”相比,笔力显然弱了许多,让人看得见小院春光,却看不到整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叶诗“春色满园”四字,便把整个春天的盎然的春意暴露无遗,惟“红杏枝头春意闹”堪与匹敌。接下来“关不住”三字,又写尽春天的勃勃生机与强大的生命力,又似警告园林的主人,天钧化工,非夫人力可禁!而那枝出墙的红杏,正是冲破层层阻力,尽情拥抱春天、展示春天的先锋,堪称春天的使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存诗四十余首,多描写乡里田间的隐逸生活,诗风清新野逸。但在群星灿烂的古代诗人群体中,叶绍翁并不特别的耀眼。他之所以广为人知,多半拜这首诗所赐。近人选宋诗,几乎没有不收这首诗的,特别是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联,无不对之推崇备至。特别是钱钟书先生,在其名著《宋诗选注》,旁征博引,通过与历代咏红杏的名诗名句一一对比,来凸显这句诗的精妙之处:
杏花是诗人的宠物,自古以来,咏红杏的篇什确实数不胜数,新意迭出。叶绍翁的这首小诗,之所以人见人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越唐人而冠绝宋诗,确实有他独到的匠心。虽然从所写的景致来看,唐宋诸贤之诗,大都与叶诗相似,如吴融、温庭筠的诗句所描写的都是春天里院落一角的出墙红杏枝,但都不如叶诗动人。二家的着眼点都在红杏,但也仅仅就红杏而观红杏,止于红杏。叶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虽然他的着眼点也是红杏,却未止于红杏,而是就红杏而观春色。透过一枝红杏,窥见满园春色、无尽的风光以及春天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着眼点虽小,而境界宏大。相比之下,吴融、温庭筠之诗,虽然也捕捉到了这样的镜头,但并没有进一步发现一枝红杏背后的盎然春意和万紫千红的整个春天。
当然,叶诗所以独胜,还在于全篇结构紧凑,引人入胜。全诗由作者访友不遇写起,起句即出人意料,以“应怜屐齿印苍苔”,推测“小扣柴扉久不开”的原因,一虚一实,虚实结合得非常好。“久不开”看似无意之笔,实则写出了作者游园的急切心情和离去的不甘心。于是推测主人应是怜惜苍苔而不放自己入园,以玩笑之笔,道出主人的风雅和自己游园不得的恼恨,使人想见主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幽雅居住环境。“春色满园关不住”,似警告主人闭门的徒劳,“一枝红杏出墙来”,又写出作者虽然未能入园,但已饱赏春光的意外之喜。至此,作者游园赏春的宿愿得偿,不仅放下了怨恨,还带着满心的欣喜打道回府。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中国的文人对节候与花期的关系尤为敏感,在此基础上,造“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从小寒到谷雨,共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为一花信,每一花信,为一种花始放的时节。每一节气凡三个花信,始于梅花,终于楝花。其中雨水节气的花信,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故每年杏花的花信,就在农历的二月前。进入二月,正是杏花开得最烂漫的时节,二月也因此有了个美丽的别名——杏月。此时春意渐浓,料峭的春寒初退,春色撩人。几阵春雨过后,红杏初绽,大江南北,春意盎然。每年此时节,也是诗人兴致最浓的时候。“物华撩我有新诗”,在红杏的撩拨之下,他们诗兴遄飞,才思泉涌,留下一篇篇佳作。
就诗歌而言,唐代是巅峰,宋不及唐是共识。但钱钟书先生特别指出,单就咏杏花而言,由于唐人要么没有把杏花作为主体景物,要么咏杏之句没有安排一篇的核心位置,故在唐人之作并不如宋人警句来得引人注目。而在宋人咏杏的诗篇中,叶绍翁这首小诗,虽脱胎于陆游《马上作》,以其独特的匠心青出于蓝,冠绝一时。不消说,在钱钟书先生看来这首诗就是咏红杏的绝唱了。
诗人们看烂漫的杏花,也是在赏大好春光,杏花是春天渐深、春意渐浓的消息,故而在古人看来,咏红杏而及春光,始可称佳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曾点评古今咏红杏诗:“陈简斋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陆放翁诗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皆佳句也。惜全篇不称。叶靖逸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戴石屏:‘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句意亦佳,可以追及之。”“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出自南北宋之际的诗人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全诗为:“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描写的是作者于冰冻初融的二月,在蒙蒙细雨中驾小舟沿苕溪寻访高僧。“杏花消息雨声中”确为全诗的诗眼,经细雨的润泽,苕溪两岸杏花初放,点染整个春天,为诗中醒目的亮色。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说起咏红杏的诗,大家总不免想起南宋中期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冠绝唐宋的密码
一枝红杏,无限春光
这是古今传诵的诗,其实脱胎于陆游《剑南诗稿》卷十八《马上作》:“平桥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不过第三句写得比陆游的新警。《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有另一位“江湖派”诗人张良臣的《雪窗小集》,里面的《偶题》说:“谁家池馆静萧萧,斜倚朱门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尽,粉墙斜露杏花梢。”第三句有闲字填衬,也不及叶绍翁的来得具体。这种景色,唐人也曾描写,例如温庭筠《杏花》:“杳杳艳歌春日午,出墙何处隔朱门。”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又如《杏花》:“独照影时临水畔,最含情处出墙头。”但或则和其他的情景掺杂排列,或则没有安放在一篇中留下印象最深的地位,都不及宋人写得这样醒豁。

从全诗的构思和着眼点来看,叶绍翁《游园不值》确实在同类咏杏花诗中匠心独具,卓荦不群,堪称压卷之作。
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实写春雨,虚写杏花,妙就妙在,由一夜春雨,诗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杏花的开放,可见杏花在诗人眼中,是春天的象征。戴复古“一冬天气如春暖,昨日街头卖杏花”,也是道出了杏花与春天之间割不断的联系。其实不仅瞿佑所举这几家,但凡咏杏花名句,无不由杏花而及春天。宋祁脍炙人口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认为“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在作者宋祁和赏者王国维的心中,红杏枝头,喧闹着浓浓的春意。当然,更著名的,当属虞集《风入松·寄柯敬仲》中“杏花春雨江南”,此句一出,遂将江南春色定格。这些咏杏花的名句,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正在于把杏花放置在香红嫩绿的春天的背景下,有盎然的春意和勃勃的生机作衬托,字里行间充满着春天的希望和喜悦。
付应全

港股开盘:恒生指数跌0.04% 伊泰煤炭涨4.48%
金融界5月10日消息今日港股市场主要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跌0.04%,报19860.5点,恒生科技指数涨0.18%,报3805.6点,国企指数涨0.1%,报6741.75点,红筹指数涨0.06%,报4173.1点。0000云南石化5月加工原油108万吨
记者6月5日从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石化”)获悉,5月,云南石化加工原油108万吨,同比增长25.58%;生产产品101万吨,同比增长26.25%,创近两年月度最高产品加工生产量纪录。0001机构:锂价止跌回升,5月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复苏在即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锂盐价格已在4月中下旬出现止跌回升的迹象。除此之外,电解液原料六氟磷酸锂近期也开始回涨,负极材料、磷酸铁、锂电铜箔等材料价格也已接近触底,动力电池产业链价格逐渐回稳。集邦咨询观察,目前电池材料价格逐渐持稳,以及市场需求稳健增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有逐渐回温的迹象,随着下游需求回暖,6月有望迎来全面复苏。本文源自金融界0001为什么做空万科,国际巨鳄注定失败!
眼下的一场金融决战正在上演,前阵子呢,形势风云突变,这边国安出面警告唱空者,那边韩国禁止做空,严查国际投行,日本、澳大利亚也开始紧缩货币政策,东南亚国家更是纷纷的打算提高利率。在美国国债急需资金接盘的眼下,亚太各国不约而同的竖起了金融盾牌,保住本国资产,抑制资本外流。那就在这个剑拔弩张之际呢,国资背景的万科突然遭遇一场典型的索罗斯式的做空。0000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人间四月天》徐志摩
徐志摩是个传奇人物,和他息息相关的三个女人同样也具有传奇色彩。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第一张幼仪,也就是徐志摩第一任妻子,是在父母的强求下完婚的,徐志摩一直就没有爱过张幼仪,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这个女子,但是张幼仪却是对徐志摩用情至深大财经2023-03-21 05:13: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