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退货退款流程(淘宝申请退货退款流程)
另一位上海消费者反馈,双十一期间自己买了30多件商品,但退货时却因为物流不畅,一些商品不能及时发走,在家里放了快半个月。
记者 | 白帆
金华市的一家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则透露,今年连预售产品的完成率也降低了,未付尾款的订单高达15%,而往年几乎不会出现不付尾款的情况。
消费者抱怨退货难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发文称,由于自家小区附近的快递驿站封控,无法取件,到期后退货渠道关闭,最后只能在没见到商品的情况下确认收货。
界面新闻了解到,今年双十一期间,有不少消费者投诉商家拒绝退货,或者因为物流原因超过退货时限,无法获得退款。
不过,虽然退货量高于往年,但发货单量却不及往期。“就我们这个网点来看,今年双十一期间的快递单量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还有网点少了三分之二。”该负责人说。
虽然消费者和商家都被退货困扰,但对于快递从业者来说,退货订单也是一个优质市场。
上述商家进一步解释,商品退货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货物尚未交付给消费者,商家可直接发起拦截退回,之后再进行商家销售。另一种情况是消费者收到货物后再申请退货,此种情况下,商品常常需要重新包装才能二次销售。
有消费者表示,面对这种情况,只能尽量少买东西,以避免后续的麻烦。
上述上海圆通某网点的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11月1日-3日、11月11日-14日是双十一的发货高峰期,此后的4、5天,都是退货订单比较多的时候。”
一位在天猫平台上销售护肤品的商家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表示:“根据估算,我们因为退货增加了2-3%的成本,大概每单多出1.4-2.4元。”
一位商家告诉界面新闻:“因为疫情或者管控原因造成的快递未发或者晚发,一直是我们最近一两年的沟通痛点,有的消费者经过我们解释后可以理解,有的消费者却无法接受我们的解释,所以造成了相当的投诉订单。”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双十一的退货率高于往年,高峰期每天的退货订单高达6000-7000单,现在已有所下降,但每天仍有1000多单退货订单。
该消费者与快递公司、电商平台、商家以及菜鸟裹裹均进行了沟通,但始终得不到解决。“我只能放弃了,这中间的沟通过于耗费精力,各家都在推卸责任。”该消费者表示。
编辑 | 殷幼安
还有一位消费者告诉界面新闻,她在双十一之前购买的商品,10月14日寄出退货,至今仍显示物流异常,商家已经关闭了退货通道。
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大促一向是退货的高峰期,其中原因包括消费者受折扣吸引冲动消费,或是凑单购物,收到后再把不需要的商品退掉,等等。
据他介绍,这些成本主要是货物退货时的运输费和退货产品的折损,也就是来回两次的运费以及包装耗材,有时也包括产品本身价值的损失。
随着双十一落幕,退货潮也如期而至。
或受消费需求减弱的影响,今年双十一的退货率尤其高。上海圆通某网点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从网点业务量来看,今年双十一整体订单量不如以往,但退货的订单量却超过去年。
除了消费者主动退货之外,今年双十一期间,还有不少消费者因为物流迟迟不到不得不退货,并引发了投诉。
在电商行业,消费者收到商品后退货十分常见,成熟、便捷的退货机制也是推动电商市场的因素之一。但由于当下各地疫情多发,物流链条不顺畅,这个“退货季”对于买家和卖家都格外艰难。许多消费者因所在地封控等原因,无法在期限内完成退货;而商家则面临着物流成本和二次销售成本大幅上升。
退货上升,发货下降
而在跨境电商市场中,由于货物不允许二次销售,且海关也不允许已经脱离监管的退货二次进入保税区,因此无论退货商品是否完好,都需要被进入特定仓库进行废弃处理。
该商家表示,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持续投入客服人力,向消费者解释、沟通。
由于国内电商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商家都会提供免运费服务,在大促期间还会赠送运费险,以吸引消费者购物。一旦发生退货,就意味着商家要在没有达成交易的情况下,净赔一笔物流费用。
他还介绍,快时尚品牌和直播间商品的退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类。
然而,由于当前物流不畅,退货变得困难重重。
针对物流不畅导致退货困难的现象,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淘宝、抖音等平台都给出了延长退货时间的政策。不过,从近期多位消费者反馈的信息来看,并不是所有商家都会给予消费者充足的退货时间。
退货难不仅令消费者不满,也造成电商商家的风险和成本上升。
商家退货成本高
“央妈”摸排:中国能一次性拿出50万的家庭,居然是这个数?
在当今社会,网络上充斥着关于裁员、失业和生意难的新闻。然而,在我们身边的人中,并没有那么多人处于失业状态。这种现象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即只有那些成功幸存下来的人才能够讲述自己的故事。根据央妈最近的调查数据显示,全国超过99%的人口存款不超过50万元。这一数字表明大部分人并没有足够多的积蓄来应对突发情况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大财经2023-11-29 13:04:100000江苏预计突破大GDP,广东领先,广西第一,甘肃实力增强
江苏预计突破13万亿元GDP,广东仍然领先,广西在中部地区领先山西,甘肃经济实力持续增强。2023年,江苏省预计GDP将突破13万亿元,这个数字令人瞩目。作为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江苏一直以来都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闻名于世。据预测,江苏的GDP有望进入全球前十,这是韩国等一些国家无法企及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江苏在GDP排名上仍然不敌广东。大财经2023-09-08 11:16:080000抖音排名第一的网红,终于还是翻车了
狂欢背后的阴影:直播带货“小杨哥”虚假比价事件引发行业震荡2023年12月6日,随着圣诞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购物狂潮悄然席卷全球。不得不说,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购物新势力。但是,在这场豪门购物盛宴中,有一些黑幕慢慢浮出水面,让人们开始对这个看似光鲜亮丽的行业产生了质疑。大财经2023-12-14 13:22:250000多地财政收支告急,政府部门是怎么花钱的
新官不理旧账。这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治理起来需要花一番大功夫。在土地财政向政府股权投资财政转型的蓄力阶段,新的政府对于历史问题的处理保持法律和政治上的中立立场,那就是按照程序来走流程,流程能够走的通要看制度设计是否顺畅,制度不健全的话,那就是立法部门的问题了。钱都花到哪里去了?每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都有详细的说明,每一笔钱都可以被溯源。大财经2023-05-27 10:20:550000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 畅销车排行榜前十名
文:懂车帝原创宋爱菊[懂车帝原创行业]临近年底,各大汽车品牌基本都披露了2021年度的销售成绩单,但是若以集团作战,谁能名列前茅呢?中汽协日前披露了国内各大车企的成绩单(含乘用车和商用车),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共计销售新车2627.5万辆,同比上年增长3.8%。以销量维度来看,上汽是国内第一汽车集团大财经2023-03-25 18:01:5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