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年化收益率(7日年化收益率1,8)
除了固定收益类产品,多只近期表现优秀的权益类基金也宣布限购。如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发布公告称,自1月11日起暂停基金大额申购,单日上限为10万元。同花顺数据显示,该基金近3个月单位净值上涨超过30%,在同类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居前。交银持续成长主题混合也宣布暂停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1000万元。该基金近3个月涨幅超12%,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增长率约7个百分点。
开年以来,多只基金因控规模保收益纷纷发布“限购令”。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1月16日记者发稿,以暂停申购起始日统计,剔除因境外主要投资场所节假日等原因暂停申购的QDII基金,1月以来共有263只基金暂停申购或大额申购(不同份额分开统计)。加入限购阵营的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固收类基金数量较多。
包括华夏基金、嘉实基金、长盛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司月内密集发布了旗下部分基金产品的限购公告。具体来看,华夏恒利3个月定开债券1月9日公告称,该基金决定于开放期(1月12日起至1月18日期间)对申购及转换转入业务进行限制,即本次开放期单个投资人单日累计申购及转换转入申请该基金的合计申请金额应不超过50万元。华夏鼎誉三个月定开债券也于9日发布公告称,其最新开放申购期间(1月12日至2月15日期间)单个投资人单日累计申购及转换转入申请该基金A类或C类基金份额的合计申请金额均应不超过100万元。
同日,长盛基金也发布多只产品的“限购令”。其中,长盛盛裕纯债基金1月9日起对A份额、C份额、D份额的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业务金额进行限制,其中A份额和C份额的申购上限分别不超过3000元和100元。长盛全债指数增强债券也自1月9日起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单笔或多笔累计申购、转换转入及定期定额投资的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此外,嘉实基金也在1月11日发布公告称,旗下嘉实稳元纯债债券自1月13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该基金单个开放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累计申购(含转入及定投)金额不得超过500万元。此前,嘉实基金旗下另一基金产品嘉实稳怡债券于1月5日暂停大额申购,限制申购金额为1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多数基金限购是为了将基金管理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的良性成长。另外,临近春节长假,休市期间的大量资金短期通常将涌入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固收类产品,以期获得假期收益。如果新增申购资金过多,将摊薄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基金的管理运作。
记者 张娟 北京报道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同花顺数据显示,年初“闭门谢客”的中长期纯债券型基金共有136只,占比51.71%;其次为货币基金共有42只,占比15.97%;短期纯债券型基金位居第三,共有20只。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固收类基金产品近期收益率有所上行,其中多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重回2%以上,部分货币基金为保收益也纷纷开启限购模式。从暂停申购原因来看,多数基金表示限购是为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稳定基金规模,追求平稳运作;另有个别基金因提前结束开放期、基金清算等原因暂停申购。
一降再降,三年相差近2万利息!杭州女子“手握60万,不知怎么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思考的时代,特别是对于像李女士这样的普通投资者。她的经历反映了当前金融市场的现实,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理财方式的深刻思考。大财经2024-01-22 20:21:100001为复仇败光125亿家产的山西首富李兆会,携款潜逃还是生死未卜?
2010年,李兆会与明星车晓大婚,豪掷5000多万举办世纪婚礼,轰动全国。婚礼现场,悬挂9999个灯笼,宴请500余桌,豪车200多辆,100多名保安维持现场秩序。公司集体放假并每人发500元红包,共计发放600余万。这场挥金如土的婚礼总共花了5000万,没想到仅仅两年就以离婚告终。据说车晓得到了3亿分手费。大财经2023-11-13 12:52:340000于田县税务局:政策上门助推高新技术企业畅享税收红利
中新网新疆新闻7月4日电(路潞)2023年是减税红利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度释放的一年。今年以来,为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使企业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国家税务总局于田县税务局不断聚焦企业创新研发活动、保障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扎实落地,有效为企业减负担、添动力,激活了企业创新的一池春水。0000暴跌80%,市值蒸发3635亿!扛过了3年的海底捞,为何反被资本抛弃
“头条首发,禁止搬运,违者必究。”在阅读此文前,辛苦您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来源/品牌官作者/品牌官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称,海底捞在杭州萧山一家门店内推出了tufting体验。大财经2024-01-22 18:32:000000“后两百亿”时代,郎酒、习酒的对手变了|酒业变局
写在前面:时隔十年,中国酒业再度迎来周期拐点。2023年白酒行业调整信号不断:价格倒挂、库存高企、业绩分化、股价腰斩、展会降温频繁上演,但行业龙头和强势区域品牌依旧逆势高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啤酒行业今年继续推进高端化进程,但高端化带动啤酒行业向好的趋势能否持续?国产葡萄酒的缩量周期还在继续,但临近年末进口葡萄酒终于等来中澳就葡萄酒关税达成解决共识的好消息。大财经2024-01-09 15:44: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