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发布政策重点支持(1,4,机器人领域,利好人形机器人与硬件发展)
▍事件描述:
▍硬件先行:提升机器人关键支撑能力,硬件领域料将继续升级充分受益。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发展机器人“1 4”产品体系,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升级与商业化加速到来;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料将推动机器人硬件升级;全面实施“机器人 ”应用示范,持续推进机器人多场景规模化加速落地。机器人发展“硬件先行”,建议关注有望充分受益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趋势的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硬件细分领域。
《方案》提出面向医疗、制造、建造、商贸物流、养老、应急、农业等重点领域需求,支持企业与用户联合开发典型应用场景,推动机器人创新产品应用示范和系统集成模式推广。政策重视且指引清晰,积极探索机器人应用需求,有望推动机器人行业快速发展与多场景规模化加速落地。
近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计划到2025年,北京市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示范场景、1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5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方案》将构建人形机器人与医疗健康、特种、协作、仓储物流机器人的“1 4”产品体系。其中,计划将组建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采取“公司 联盟”模式,由龙头企业牵头,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建设人形机器人研制基础条件,解决产业共性急需,加速人形机器人产品研制和推广。同时,成立人形机器人产业开放联盟,到2025年,建成人形机器人通用行为控制大模型服务开发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超算环境及软件生态,完成百台套级人形机器人原型机的小批量制造,整机产品在3-4个典型场景开展示范应用。
▍整机发展:发展机器人“1 4”产品体系,加紧布局人形机器人研发与应用。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投资策略: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编制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聚集机器人整机发展、零部件能力提升与应用加速落地。建议关注机器人硬件相关公司;同时建议关注传感相关公司
▍应用推进:全面实施“机器人 ”应用示范,利于机器人多场景规模化加速落地。
▍风险因素:
我们认为,政策力促产业资源整合有望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持续迭代,解决痛点和难点环节,助力人形机器人生态建设与平台搭建,最终推动其商业化应用加速到来。
机器人支持政策未来落地不及预期;机器人应用场景的发展潜力低于预期;机器人技术进步速度低于预期。
《方案》提出增强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等产业基础能力。聚焦高效传动、驱动、控制零部件,先进传感器,高性能专用芯片,高承载、高灵活性执行机构,基础和应用软件,前沿基础零部件等机器人产业基础提升。目前机器人处于发展初期,“硬件先行”,机器人关键硬件领域如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受益政策重视与指引料将继续升级,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机器人产业发展大趋势。
定了!全福立交东片区今年3月发布冻结通告,计划11月份启动拆迁
近日,网友在领导留言板咨询“全福立交东南角工业北路310号何时启动拆迁?”历城区全福街道办事处进行了答复,内容如下:关于全福立交东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目前已取得规划意见复函,由历城城发集团与央企中电建路桥合作开发,银行授信审批预计12月底完成审批。工业北路310号在全福立交桥东南片区一期客车厂宿舍片区范围内,按照拆迁计划预计于2024年3月发布冻结通告,同年11月份做出房屋征收决定启动拆迁。大财经2024-01-10 12:56:040009大型超市华润万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华润万家是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在中国拥有广泛的业务网络和大量的客户群体。然而,近年来,华润万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境,导致其在市场上的地位和声誉受到了影响。大财经2023-12-28 16:34:040001交易逻辑(10)阻力波段的强弱变化推演(上)
大财经2023-07-26 03:30:500000血债血偿:许家印的恐怖结局!
财富、权力与道德:许家印与丁玉梅的故事引发的思考中国商业巨头许家印最近的故事引起了公众的震惊,他作为恒大集团的灵魂人物,面临着高达2.4万亿人民币的债务危机。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他采取了一系列引人关注的举措,包括与妻子离婚以及申请破产保护。这些决定看似平淡,实则背后蕴含着深远的意图:转移财产,以规避债权人的追索。与此同时,这场风暴中的女性丁玉梅则被描绘为操控与权谋的代名词。大财经2023-11-11 11:32:270002国家药监局:阿里、京东、美团、拼多多、小红书等大型平台,要落实网售药治理责任
当前我国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整体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据国家药监局最新估算,2022年,仅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网络销售额已达到2924亿元,预计2023年将超过3500亿元。但互联网平台在为百姓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催生了一些新的问题。为此,国家药监局将持续加强对主要的第三方平台的监管。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