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曝光(五一人均消费远低于4年前,43,年轻人花费甚至不超过500元,钱都去哪里了)
本文源自金融界
然而,在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根据携程发布的《2023年五一出游数据报告》,今年“五一”假期,国内游客人均消费仅为510元,比四年前的2019年低了15.4%2。这意味着虽然出行人数增加了,但是每个人花在旅游上的钱却减少了。这与2019年之前的趋势相反,当时人均旅游消费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例如,2019年“五一”假期,国内游客人均消费为603元,比2018年增长了8.6%3。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0.66%。这些数据表明,经过三年的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国内旅游市场已经重拾信心和活力,出行需求得到了有效释放。
2023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市场迎来了全面复苏的景象,出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均旅游消费却远不如四年前,反映出疫情后的旅游消费结构和心态发生了变化。
此外,在今年“五一”假期中还出现了一种新颖而极端的旅游方式——“特种兵式旅游”。这种方式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游览景点和体验美食文化,并且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和身体健康。据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和笔记显示,不少年轻人在“五一”假期中尝试了这种旅游方式,比如一天刷完七个景点、一天走三万多步、一天游玩三个城市等等。这些“特种兵式旅游”的记录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关注,有人表示佩服和羡慕,有人表示担心和质疑。
那么,为什么今年“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消费会出现下降呢?有分析认为,这与疫情后的旅游消费结构和心态发生了变化有关。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很多人对于跨省、跨境、长线等高端、高风险、高成本的旅游产品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选择周边、短线、自驾等低端、低风险、低成本的旅游产品。这些产品虽然能满足出行需求,但是也降低了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另一方面,受疫情冲击,很多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信心都受到了影响,对于旅游支出更加理性和节俭。很多人会选择在网上预订优惠套餐、参加团购活动、使用积分兑换等方式节省旅游开支。
总之,2023年“五一”假期人均旅游消费远不如四年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现象。它既反映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复苏态势,也暴露出国内旅游市场的发展问题。要实现旅游消费的长期向好,就需要在保持市场活力的同时,提升市场品质,实现市场升级。
从长远来看,人均旅游消费下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它反映出国内旅游市场还存在着供给不足、创新不足、品质不足等问题。要提高人均旅游消费水平,就需要从供给侧入手,加大业态创新供给,提升服务水准和品牌形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同时,也需要从需求侧入手,培育消费者的旅游文化和素养,提高消费者的旅游品味和意识,引导消费者追求更高品质和更有价值的旅游体验。
基金导读:三只游戏ETF“涨停” 今年首只“翻倍基”出炉
一、市场走势4月28日新发基金共有16只,主要为混合型基金和FOF型基金,其中华夏稳兴增益一年持有期混合C募集目标金额达60亿元;基金分红3只,多为债券型,派发红利最多的基金是博时裕景纯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0.1140元。大财经2023-05-04 21:31:340000红海航线风险激增,国际海运巨头纷纷停运,美航母正向红海狂奔
最近,丹麦A.P.穆勒-马士基航运公司和德国赫伯罗特集装箱航运公司相继宣布停止红海航线。这一决定引发了业内的震动,因为这两家公司都是国际海运业的重量级选手。究其原因,安全问题成为共同的担忧。曼德海峡北部的安全威胁似乎让这些公司感到难以承受的风险。这也暴露了红海航线在地缘政治和安全层面的脆弱性。大财经2023-12-18 15:43:090000买房的时候,为何售楼小姐都热衷于推荐7、8楼?内行人说出了原因
买房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不仅仅是因为花的钱多。如果房子没有选好,将会影响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居住舒适度。并且,还会影响房子的保值、升值的空间。我们在买房的时候,售楼小姐都会推荐一些楼层。这些楼层,会成为购房者的主要参考因素之一。看过好几个楼盘,发现售楼小姐普遍热衷于推荐7楼、8楼的房子。这是为什么呢?内行人终于说出了原因。下面一起来看看,将来买房可以好好参考一下。采光、通风条件好大财经2023-11-15 11:12:170000网易126邮箱 网易126邮箱下载
(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高冷君gljlengzhishi轻松的周末过去了,上班/上学第一天,一则新闻就进入了高冷君的眼球:一向以白帽子黑客聚集地著称的乌云网今日宣布发现新漏洞,此漏洞将导致网易163/126邮箱过亿数据泄漏,涉及邮箱账号、密码、用户密保等。这则消息像重磅炸弹一样迅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搜索,不知道亲爱的网友们有没有中招?大财经2023-03-22 11:22: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