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因素(点燃,大豆市场,能否持续上行)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
记者了解到,自3月上旬起,中储粮集团公司在黑龙江、内蒙古两个大豆主产区启动了新增2022年产国产大豆收购计划。
在市场人士看来,昨日的大涨主要源于市场对于大豆产业扶持政策的预期。
当前,国储调节性储备收购已正式结束。李宏磊表示,在国储收购的两个月时间里,在国储托市效应的提振下,现货市场价格基本以稳定运行为主,黑龙江和内蒙古农户的大豆毛粮出售价格基本在2.6元/斤左右。不过,后期随着国储收购步入尾声,市场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悲观情绪提前释放,导致现货市场价格自4月中下旬开始重回弱势行情。
“五一”小长假过后,国内旅游消费的利好带动作用不再,目前国内商品豆市场需求尚未好转,入市收购商寥寥,基本上每年端午过后南方会进入消费淡季,因此即便国储延长收储期限,也难以支撑行情的持续上行。不过,3月上旬之后中储粮暂停了维持了一年半的国产大豆轮库拍卖,目前市场可流通的大豆现货愈发稀少,而当前持粮主体手中剩余库存亦不多,有一定的挺价心理,支撑大豆行情。”刘冰欣表示,综合来看,预计豆一主力合约2307大涨后,除非美国或国内主产区天气出现异动,否则期价会在5000元/吨附近维持振荡走势。
根据中国粮油商务网数据显示,2023年1—4月我国大豆累计到港量约为2909.05万吨,同比增加6.47%;预计5月大豆到港预估量为918.8万吨,去年同期为966.4万吨,环比预计减少4.94%。进口豆大量到港预计对国产豆会有一定的冲击。刘冰欣表示,而目前美国大豆处于播种期,播种进度较快,叠加美国中西部目前天气干燥凉爽,有利于春播,短期难有大涨契机。
昨日,豆一期货走出一波令市场瞩目的止跌反弹行情,主力合约2307以5.54%的涨幅收报于5108元/吨,结束两个多月来的下跌趋势,也让沉寂多时的大豆市场焕发了一丝生机。
刘冰欣介绍,据市场消息,近日可能要再度新增库点继续收购大豆,以应对市场的低迷,稳定农户种植信心。消息一旦坐实,能否支撑豆一价格持续上涨,后续大豆市场应关注哪些因素?
“不过,国产大豆3月、4月一直维持偏弱振荡走势。3月9日,中储粮公布主产区黑龙江和内蒙古增储消息,各地粮库发布收购价格为2.765元/斤和2.775元/斤,且不看蛋白。3月30日多家中储粮库点发布第二批新增粮库收购公告,包括黑龙江北安农垦九三库、尚志西城库、内蒙古乌兰浩特直属库以及讷河象屿等等,收购价格维持不变。到了4月中旬,黑龙江北安和富锦象屿等粮库再度发布第三批新开粮库收购公告,收购价格依然维持此前的2.775元/斤,且公告称收购会一直维持至4月30日。但由于在此期间粮库门口排车一直较多,收购有限,加上下游消费一直低迷,国储收购并未能改变国产大豆的低迷局面。”徽商期货豆类分析师刘冰欣介绍。

对此,李宏磊认为,从国产大豆市场供需结构看,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格局,单凭国产大豆自身基本面很难扭转颓势。不过,她表示,今年国家对国产大豆的扶持力度空前,出台了一揽子鼓励大豆生产的政策,在政策的扶持下,给国产大豆市场带来新的希望。“我们认为国家对于国产大豆市场的政策会有一定的连续性。”
“国储收购结束后,国家相关部门走访了黑龙江,调研本轮国储收购的有关情况,收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原因以及整改措施、相关经验等。国家相关部门再度来访黑龙江已经表明国家对于大豆品种的关注态度,由此,也激发市场对于后续大豆政策连续性的预期。”大豆天下网负责人李宏磊表示。
按购买力换算,中国GDP超过美国!这真的,比汇率法更科学吗?
#来点儿干货#英国金融时报在一篇名为《对不起美国,中国的经济比你们大》的文章提到:不按照人民币与美元的市场汇率换算,改为参考一篮子商品在中美两国境内的需要支付的金额数量差异来重新换算。那中国的经济规模将不再是低于美国,转变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购买力平价指数”,突出的是各国境内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之间的转换因子,摒弃汇率波动因素的干扰。大财经2023-12-13 19:19:020001九个GDP千亿县布局生物医药产业,昆山、江阴等地超100家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刘静怡)2022年我国GDP千亿县增至52个,十强分别是昆山、江阴、张家港、晋江、常熟、慈溪、宜兴、神木、长沙县和义乌。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统计发现,我国GDP十强县中,有九个县均在生物医药产业领域发力,其中,昆山、江阴等地生物医药企业超100家,在政府扶持、政策规划中给予大力扶持。江苏昆山:昆山小核酸及生物医药产业园企业总数达134家大财经2023-04-14 18:03:0000052024年,这5项养老待遇将迎“大涨”!你的福利将有哪些改变?
社会保险,它是我们稳定生活、应对不确定性的一项关键保障。每当我们面临未知的风险时,社保凭借其避险的功能,始终给予我们安全感。那么,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又将会有哪些变化呢?这些变化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特别是中老年群体。大财经2024-01-09 14:03:230000今年最大的笑话是什么?
#实话实说#最近有网友在网上发起2023年最冷笑话评选,最后这句调侃中国股市笑话被公认为最冷笑话,获得第一名。话语如下“让更多人参与到中国股市,让股市内的主体和用户更有获得感”。大财经2024-01-09 10:03:110000西安太古里开工!投资100亿的最大太古里,效果图首次公开
11月14日上午,经历了漫长考古季的西安太古里,终于迎来了开工仪式,标志着国内第四座“太古里”进入施工建设阶段。项目预计2026年落成,建成后将会成为西安国际级新地标,进一步彰显西安的历史遗产和文化价值。▲西安太古里外景效果图1项目创下三个之最去年3月,当香港太古地产官宣第四座“太古里”正式落户西安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时,便给人以遐想,期待小雁塔与太古里,在历史与现代碰撞出新的古今传奇。大财经2023-11-15 12:27:2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