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提升(山东能源西北矿业科技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创建‘创新联合体’是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切实提高企业发展的科技内动力转化为最终目标的合作模式,可实现同心协力、抱团创新、技术共享,攻关更多的核心技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持。”正通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宾说。截至目前,该公司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已有25项,其中有10项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还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行业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成果奖30多项。
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正通煤业牵头组建的“深井多元灾害防控创新联合体”,成为咸阳市首个清洁低碳能化领域的创新联合体,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用”创新体系的新路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烨莹 通讯员 李丹 报道)
智能化建设助推企业提质增效
据了解,2022年以来,西北矿业共投资6.8亿元实施11项“两优三减”和83项智能化改造项目,先后建成11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自动跟机、记忆截割、三角煤斜切进刀三大功能实现常态化运行。

“目前,我们回采的1502工作面已实现采煤机自动记忆截割、采煤机与液压支架防碰撞等智能化功能,三角煤人工干预率降低至8.7%,每班工作效率同比提高10%,实现了‘自动控制为主、远程干预控制为辅’的常态自动化生产模式。”邵寨煤业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张军说。
在邵寨煤业智能化调度室,只见工作人员鼠标轻轻一点,采煤机便实现自动跟机、截割一气呵成。如今在西北矿业,多个采煤工作面达到智能化开采水平。
科技破解“卡脖子”难题
开展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可或缺。西北矿业高度重视科技研发工作,全力增加企业发展软实力。2022年以来,实现科研投入5.7亿元,投入强度达到2.8%,同比增幅30%,对权属矿井水、火、瓦斯、冲击地压、三软、大倾角等灾害耦合叠加,治理手段相互制约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截至目前,西北矿业共计获得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三届科技进步奖6项,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奖4项,《煤泥超高压压滤节能环保回收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推荐为国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技术装备产品目录。

西北矿业坚持安全、绿色、智能、高效“四型”矿井发展方向,全力抢占“智”高点,大力实施“两优三减”、煤矿智能化建设,狠抓高效采煤、快速掘进、系统优化,全面推进智慧矿山建设。
“集众智、大投入”激发创新活力
亭南煤业坚持创新兴企、技术强企,深耕创新创效,紧紧围绕布局优化、灾害防治等内容,相继确定了《特厚煤层冲击地压多参量风险判识与差异化卸压防控》《沿空工作面覆岩结构运移致灾和主动改性防冲机理和技术研究》等45项课题,预计创效3600万元。正通煤业联合中国矿大等5家知名院所,开展了国内矿井灾害治理大型国外联合研究治理技术,矿井总涌水量比峰值下降17%,减水效果初见成效。
不仅如此,黄陶勒盖公司依据政策导向组织开展的省级技术中心申报工作目前已通过专家资料评审和现场审查,预计年内能够实现省级“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双中心建设目标。双欣矿业公司通过知识产权体系不断完善和科技创新的日益积累,将智能化装备掘锚一体机的相关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双欣矿业完成对主煤流运输系统、电力监控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建设选煤厂智能管理与决策系统、地测智能钻探系统等16个智能化项目,实现了采煤、掘进、主要硐室网络5G信号覆盖。
针对这一情况,西北矿业联合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团队,组建跨行业创新联盟,探索应用先进装备工艺,通过长期数据积累、规律摸索、理论研究、实践验证,建立完善起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灾害综合防治技术工艺体系,切实把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治灾“法宝”。
2022年以来,西北矿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让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他们统筹优化内外部资源,全面借助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资源,实现创新要素最大程度融合,助力企业科技创新行稳致远,推动创新潜能加速释放。
作为山东能源在西部开发的区域总部,西北矿业所属矿井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在全国排在前列,可谓瓦斯、水、火、煤尘、顶板“五毒俱全”,治理难度极大,成为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瓶颈”。
“下一步,我们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着力构建‘五位一体’赋能平台,重点围绕矿井灾害治理、技术创新等工作,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研技术攻关,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保证。”西北矿业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书翔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山东能源西北矿业紧紧围绕打造能源集团西部投资开发建设的桥头堡和国内一流清洁能源生产供应商目标,以智能化、科技保安、精益化为发展主线,持续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提升科技治灾水平,全力推动智慧矿山建设,努力构建创新体系,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推动企业各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在线测速测网速 wifi在线测速
大家掏钱按照了电信或者移动的宽带,想知道自己花了钱,购买的带宽是不是像运营商合同上声称的那样?以前我用过360软件附带的网速测试工具,不过现在有更简单的办法啦。不需要在本地安装任何软件,只需要浏览器打开网址:http://www.speedtest.cn/点击按钮“开始测速”即可。一切都是自动的,大财经2023-03-25 02:19:170001上海隐形富豪,坐拥380亿布局15家上市公司,却在街头站着吃盒饭
在大家的印象里,有钱人都是出入高档的餐厅,奢侈的用着餐,以彰显自己不俗的身份。然而身价380亿的宝能集团老板刘益谦却被网友拍到在街边吃8元钱一份的米饭。没有前呼后拥,只是孤身一人,穿着随意,在路边随便找了个地方吃饭。有网友戏称“如果不是别人故意提起,恐怕没人会把这个衣着普通的中年男子联想到刘益谦身上。”究竟是什么样的米饭,能让刘益谦如此的挂念呢?刘益谦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大财经2023-10-25 12:37:000000山东有哪些大学 山东985大学有哪些
2006年,曾经有学者在媒体上争论重点大学多招本地生是否合理。有的学者甚至提出能不能把大学搬到县城去,认为在县城办大学可以有效解决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体制问题。大财经2023-03-21 22:12:520000国内售价仅为德国一半,欧美开始羡慕中国车主了?
“德国人需要花4万欧元购买ID.3,而中国消费者只需要支付1.6万欧元,这是德国人补贴中国消费者吗?”ID.3在德国本土售价更贵,引起了德国消费者的不满。一个月之前,上汽大众官方宣布,大众ID.3限时至高优惠3.7万元,降价后ID.3起售价从16.29万元降至12.59万元,降幅达到23%。图片来源:上汽大众大财经2023-08-10 10:42:070000(经济)浙江余姚:杨梅生产忙
夏日时节,浙江省余姚市迎来杨梅采摘期,目前大棚杨梅已集中上市,露地杨梅将在两周内上市。余姚是浙江杨梅主产区之一,2022年全市杨梅产量约3.2万吨,鲜果销售额约2.5亿元。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在大棚内采摘成熟的杨梅。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6月1日,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石步村,果农对露地杨梅进行疏果,以提高熟果品质。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大财经2023-06-05 17:54: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