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600亿(只火了老头乐,国民汽车老大,向现实低头)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智能化和共享化等行业趋势的崛起,上汽也加速了自己的转型步伐。但上汽公司在过程中疯狂砸钱,却收效甚微,新能源车更是很难卖得动,这究竟是怎样的原因呢?
大家觉得上汽集团该如何拯救自己的市场规模?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讨论。
上汽公司应该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购车体验,而不是靠着喊口号、走捷径,务实才是真正的救命之道。

与此同时,上汽的销量一直在下滑,股东的分红也不如以往。在2021年的股东大会上,一位股东甚至站出来质疑管理层,为什么市场价值低于净资产。
大量车主在盲购之后,直接反手挂到了闲鱼上出售,这就让很多人怀疑,上汽推出的这款的销售数据是否存在水分?


尽管上汽是一家合资车企,但其市值让股东都感到不满。因此,上汽的转型并不如想象中那么轻松愉快,充满了尴尬和困难。
在上汽仍然沉浸在油车时代赚钱的舒适区时,新势力车企已经卷起了配置和服务优势,例如蔚来的配置、理想的舒适性等等,这些优势都是用户可以感知到的小细节。而上汽则逐渐日薄西山,更不知前路如何。


另外,除了伪造销售数据造成的危机之外,上汽集团的市场价值一直很低,在资本市场缺乏强大的影响力,汽车销量持续下滑。尽管上汽集团年收入近8000亿元人民币,但还是被认为是这么多汽车品牌中的小透明一个。
上汽集团近年来一直在提高知名度,希望一改以前的低调作风,成为网红公司,以流量带动销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开始走流量路线,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造车。
虽然上汽的新能源车销量很高,卖出了100万台,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利润不高的老头乐,也就是五菱宏光MINIEV,几乎占据了50%的销量,这种车型主打性价比,毛利率也是相当低。
在股东大会上,面对股东对股价的逼问,董事长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也反映了上汽集团的尴尬处境。


随着国内自主品牌的兴起,很多外资合作的汽车公司开始学习如何自立自强。当时,上汽自主品牌项目组的负责人陈虹决定创建一些高档次的自主品牌,并推出了荣威和智己两个自主品牌,其中智己将专注于新能源领域。
近期,吉利推出高端品牌“银河”受到了热烈关注,比亚迪发布的高端车“仰望”也引起了车评人的讨论。但是,上汽发布的中高端车“智己LS7”却遭遇了一些尴尬。
然而,这些努力似乎只是表面热闹,智己汽车的销量和人气并不理想。据媒体报道,智己汽车的订单可能存在注水,而销量也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上汽开始下调智己汽车的价格,与上汽另一个品牌的价位段重合,两个品牌的定位越来越像。
在这个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只有真正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上汽集团也希望像众多车企一样,通过定目标来追赶:在2023年达到总销量600万、新能源车销量150万。但在热火朝天的喊着口号的同时,却很难拿出真材实料的方案,来解决问题。
智己汽车董事长刘涛甚至公开表示:“要在3个月内将智己汽车的知名度提高到80分。”
上汽智己想要支持自家品牌,但却犯下了一系列错误。其董事长刘涛在2022年11月强调智己L7的超跑模式,但却在高速路上犯下了多项违章违规驾驶,最终不得不公开道歉。他还公开批评竞争对手,如理想、BBA和特斯拉,但这些言论并未带来销量。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的油车销量也在逐年下滑,与竞争对手相比,毛利率也比较低,无处不显颓态。

上汽是一家低调的中国汽车企业,虽然没有其他新势力汽车企业那么张扬,但是一直在默默发展。上汽的起点在上海,它在合资车的时代风口中,抱上了通用和大众的大腿,因此卖起车相当轻松。
在巅峰时期,上汽集团每年的收入超过20亿元,现金储备超过1000亿元。当时,上汽集团的股息率为8.49%,是中国最富有的汽车公司之一。
当谈到中国汽车行业时,上汽集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老牌企业之一,上汽的发展历程可以称作传奇。
但是,到2020年前,电动车的购买意愿都不高,后来一众车企也是迅速以互联网营销思维迅速抢占市场先机。虽然上汽的营收仍然力压群雄,但在新能源领域上,也不得不让位给其他小弟。
然而,在新能源领域上,上汽集团是其他车企的仰望目标。早在2015年,上汽集团就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投资72亿元兴建新能源项目,并于2018年进一步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工厂,并推出新能源车型。
琨圣智能2022年净利292.6万同比下滑86.29% 销售额下降
挖贝网5月5日,琨圣智能(873597)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292,138.98元,同比下滑30.1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25,969.89元,同比下滑86.29%。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07,044.45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9,021,915.98元。0000一美元兑换多少人民币 一英镑多少钱人民币
2月27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较上日调升630点至6.9572,中间价为2022年12月30日以来最高,升幅创2022年5月6日以来最大。市场人士表示,前期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因素从2023年2月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目前美元兑人民币已经突破6.94的关键位置,突破关键点位后,影响走势和波动的核心是市场情绪,需密切关注北向资金、离岸在岸价差、期权波动率等指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