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工资够你在ICU里住几天(在中国看病到底贵不贵)
在中国的医院看病,挂号费几十块,专家一两百就能见到。这是一群起码读了八年医学院,实习培训,多年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任何一个其他类似行业,专业技术都不会便宜到这个地步。

30万一个人,一家三口人,对普通家庭,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开销了,而且健康的时候不花钱,一生病就是短时间需要大笔的现金,病人自己不能再工作,往往还需要再出一个劳力去照顾,往往就把生活一下全打乱了。
最后,如果治病最后真的没钱了。最后的办法,第一,想办法进临床试验,反而可能有机会收到最先进的治疗方案。第二,想办法拖时间,现在集采不断再把药材价格打下来,医保也许明天就突然覆盖了你需要的药。
最后也劝大家有闲钱的,一年几百一千块钱买个百万医疗险,别买贵的,就买基础型,一顿饭的钱,关键时候能保命。
中国去年一整年,花在医疗卫生上的钱,所有人加起来一共是7.55万亿,平均到每个人就是5000多块钱一年。再乘以我们的人均寿命78岁,也就是说一个中国人,一辈子平均消耗的医疗费是40万左右。

医院像一个美食城,富人来了,有生猛海鲜照顾,普通人来了,也有家常菜可以点,实在一点钱都没有,免费的盒饭也能给你一个,让你这一顿饭饿不死。同样的病,有钱没钱各有各的治法。
我们国家人均收入一年才三万多,重症监护室一天的开销就要八千,一年的工作不吃不喝,万一进了ICU,只够治四天的。所以从数字上说,确实很贵。
一、

一般发达国家医疗占经济的比例,都是10%以上,像法国德国日本,都是11%左右,美国医疗特别贵,干到了GDP的17%,中国现在只占了7%,明显是比较低,等涨到10%的时候。那比如说,现在人均收入一年是三万五,80年下来你能赚,280万,其中十分之一是医药费,那就是将近三十万。
我专门找了几位知名三甲医院的院长,问了一下普通人可能会遇到的最贵的病,还有治疗要花多少钱。
大家还觉得很贵,核心的原因其实在于两点,首先是医疗的被迫性。酒吧一晚上几万,一个名牌包几十万,一个块名表几百万,一套豪宅几个亿,这些消费不说是满地都是,起码大家都知道,并且默认合理,自己不消费就行了。但是医疗不行,医疗虽然也有匹配各种价格的服务,比如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但是大家真的生了病,都还是会去找三甲医院,都还是去挂老专家的号。你不得不去消费最高级的医疗产品,不然你会痛苦,甚至会有危险。可以说你是被迫的。
二、
2021年,中国人均医疗消费是2115元,一个人每年平均要花2000多看病,算你活八十岁,也就是每个人一辈子要花17万在医疗上。

全世界各国的医疗开销,一般占GDP是10%左右,其中医疗机构的人员支出,一般是占一半。而我们国家医疗占GDP的6%,医疗设备耗材这些,全世界价格都差不多,省出来的其实主要就是医生工资。
然后大家默认健康是应得的,是理所应当的,花了钱没有让你更好,只不过是让你恢复正常而已,所以哪怕花了一点钱,也会觉得很亏。
省吃俭用的钱,到了最后时刻,被迫地去烧掉,这种感受才是最让人觉得荒唐的。

但是,医药费真的很贵吗?我觉得这里分两块,药费真的很贵,医疗器材真的很贵。医生真的很便宜。
脑外科的肿瘤有五十万左右的手术,最贵的是肾病,慢性肾病有的需要十几万一年,持续二三十年。再就是器官移植,常常会到百万以上。
第二点,前几年老龄化还不严重,从去年开始,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老龄化一出现,医疗支出肯定会跟着就涨。
这跟其他贵的东西不太一样,去餐厅吃饭的时候,你没钱可以不进大酒店,豪车豪宅,没钱可以不买,但是生了病,大家都还是希望能见到最好的医生。
第一,医疗开销的上涨速度特别快,比经济增长速度快得多。过去十年,经济的增速是每年百分之六,而医疗开销每年涨百分之十二,十年涨了三倍多了,2018年的时候还是五万多亿,19年就六万多亿了,到20年就七万多亿了。
三、
其中有一位院长给我的回复我印象很深,他说医院不是你想的那样,一个病人来了,要么就把钱交齐,一次把病治好,要么就回家等死。
其实客观讲,中国的医疗体系已经是最照顾普通人的方式了。我们医保报销的逻辑,就是越便宜的治法报销得越多,反而像是进口药,原研药,最先进的那些治疗手段,报销比例非常低,大部分都要自费,因为要照顾老百姓。你在中国买好车,买名表,用进口药,都要额外交税,这些消费都比国外贵,反而是看病的消费,都要比国外便宜。
而且医疗还有个问题,就是地区之间很不平衡。最好的医院,都在大城市,你在小城市赚了钱,房租、吃饭、买衣服这些都是按当地物价来生活,那都是跟当地收入配套的。但遇上大病必须要去省会甚至北京上海去看病,当地医院的价格都是按当地收入标准来定。
癌症以外,几个最贵的科室,像心内科CRTD植入,15万左右,胸外科有四五十万的心脏移植,二三十万的孙氏手术。
最后普通人用小城市三万块的收入水平,去应对年收入三十万一年的地方的物价。还有人说,人一辈子的积蓄,40%都花在临终前的最后两个月里。
要是一点钱都没有,也有回家吃中药的路线。
但是这里面包含了建医院的费用,买设备的费用,还有医保报销的费用,如果我们只说,从你个人口袋里掏出来的钱,你自己自费花的钱是多少呢?
说得极端一点,现在去进医院挂号的费用,比去动物园看猴子还便宜。找主任专家那看个病的钱,比去隔壁理发店剪个头发还便宜。
但是相对而言,便宜又是真的便宜,医院几十块就能挂个号,一百多就能见专家,一台心脏手术,如果不算药材和器械,一屋子的医生护士的手艺只值几千块钱。
比如说癌症患者,有进口的药,靶向加免疫,副作用小,效果也好,但是很贵,一年大几十万不报销。差一点呢,可以放疗加化疗,一年十万,医保还能报销一半,再不行还有口服化疗药,提高生存质量,缓解症状,一个月几千块钱,自费的比例非常小。

很多有钱人得病最后去美国治,就是因为美国的医疗体系特别擅长把一些疑难杂症,甚至是绝症,延长半年一年的寿命。因为美国医院大部分不是公立的,倒也不是说为了赚钱,因为主流都是非盈利的公益机构,但是他们要为基金的投资人负责,投资人都是富豪,所以医院特别喜欢治富豪的病,不惜代价治好他们,医院才有人支持。但是这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是根本接触不到的资源。
在中国,如果你不考虑去美国看病,遇到大病重病,想要跟医生说一句,钱不用考虑,用最好的办法全力治病,账户里起码要有一两百万打底。听起来有些残忍,特别是如果明明有治疗方案,却因为钱不够治不起的时候。
相比发达国家的医生收入,中国的医生算非常廉价了。就比如最顶级的协和医院,2000多个床位,年收入112亿,人民币,算上财政的支持,能勉强不亏。美国最顶级的梅奥医院,也是2000个床位,年收入157亿,美金,也就是1100亿人民币,每张床的收入,刚好是协和的十倍。
一个人,一辈子,花17万看病。似乎看着还行,咬咬牙好像也能承受。但是这个数字,有几个问题。
一年吃出500亿,假装消费的年轻人,已经占满了商场
当代社会,购物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的行为,它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随着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起,购物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不仅改变了商场的面貌,也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传统价值的延续。虚拟购物与线下消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购物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主要购物方式之一。大财经2023-11-10 17:03:150000华亭:聚焦“三引”引凤栖 推行“四全”成果丰
现代化矿井李书义/摄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大会签订项目合作协议21个,签约资金130.12亿元;第二十九届兰洽会,签约项目22项,投资总额132.97亿元;内引外联签约项目33个,签约资金134.6亿元,完成省外到位资金22.64亿元,同比增长201.5%。……秋天,收获的季节。华亭招商引资工作喜讯频传,硕果累累。大财经2023-09-08 15:57:570000rcep指的是什么 rcep是什么缩写
来源:12360海关热线RCEP原产地知识问答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始生效,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也逐渐出现,小编根据:原产地规则、出口签证、进口享惠、经核准出口商四个板块,分别整理了四个篇章,跟大家细说一下RCEP的相关内容。今天就从原产地规则开始带大家一起了解RCEP,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咯。01大财经2023-03-22 23:46:140001利扬芯片(688135.SH)股东张利平累计减持9.94万股 减持时间过半
智通财经APP讯,利扬芯片(688135.SH)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了股东张利平关于减持股份时间过半的告知函,截至5月3日,张利平减持公司股份9.94万股。本次减持时间已过半,本次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0唯品会“线上奥莱”展馆亮相进博会,首次发布全球买手宣言
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卖电商,今年唯品会在进博会打造“线上奥莱”沉浸式体验馆,并首次发布全球买手宣言。进博会期间,唯品会APP推出“云上进博会”专场,场内荟聚近10万款国际品牌好物。打造沉浸式进博会体验,线下线上同步开馆大财经2023-11-11 05:05:0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