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点经济学(618,购物节来袭,为什么商家喜欢发放优惠券而非直接降价)
《新闻 》记者:购物节什么也不买是亏了还是赚了?
顾雷雷: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在购物节如果什么都不买,错过了优惠机会,好像是亏了。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在于,我们会有损失厌恶感,这是在非理性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特征,也就是我们可能会对损失更加敏感。同样单位的获得,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的感觉,可能远远不及同样单位的损失带给我们的痛苦的感觉。
顾雷雷:如果发放优惠券,商家其实能掌握更大的定价权。举个例子,打九折和满300减30,乍一看折扣的力度似乎一样,但其实还是存在差别。假如满减券的门槛是300元,商家可以把价格定在299元,消费者为了享受到满减的折扣就必须凑单,但是凑单时,我们无法准确凑到300元的额度,在这种情况下,满300减30没有直接打折那么优惠。
央视网消息:一年一度的“618”大促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各大商家陆续出台各种优惠规则,打响价格战。
顾雷雷:有一个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满减现象,即心理账户理论。消费者会主观把不同用途的钱放进不同的心理账户,即使100元和100元没有区别,但是因为账户不同,它的价值对消费者的感受来说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参与满减活动的时候,消费者会认为减去的钱是奖励,是一种额外收益,用这部分钱买了享乐品之后,满足感其实是双倍的。
顾雷雷:非理性的决策过程任何人都会有,包括经济学的老师、学者们。相信探索出经济理论的专家们正是发现自己有非理性决策过程之后,才会发现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内容。
《新闻 》记者:经济学家能绕开消费陷阱吗?
首先,按需消费一定不会亏太多,甚至有可能会赚到。除此之外,如果花费大量的精力计算如何才能将消费福利最大化,虽然在购物金额上好像是赚了,但是从时间损耗的角度来看好像又是亏了。因此,购物节买东西本质上是物品价值和时间两者资源的互换,赚还是亏要综合商家折扣和自身对此花费的时间来进行判断。
购物节狂欢中,满减、优惠暗含哪些“经济学玄机”?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顾雷雷向《新闻 》栏目记者介绍了购物节中商家的营销机制,对如何理性看待消费福利进行了分析。
《新闻 》记者:满减里有哪些经济学原理?
《新闻 》记者:为什么商家乐于发放优惠券,而非直接降价?
除此之外,优惠券还有利于商家捆绑销售产品。为了凑额度,消费者可能会去商家店里购买其他产品,这样一来就带动了商家其他产品的销量,实现了交叉销售。
满减还涉及支付痛感效应。我们在购物的时候,把钱支付出去其实相对来说是一种损失,付钱的过程会产生一定的痛感,但是满减的行为会让人产生价格让渡的感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消费者的痛感,因而消费者对满减机制也相对容易接受。
但有时,对于定价明确、产品价值明确、售价较高的产品而言,商家直接使用折扣会比用消费券更容易吸引消费者购买,也并不是打折就一定比发放优惠券力度大。
对于我来说,在购物情境下,无论是理性消费还是非理性消费,只要用对了地方,就是很好的决策机制。如果购买的东西,价格与自身财力匹配,也能满足自身需求,有一些非理性和冲动消费的行为无伤大雅。我认为花费精力在克服非理性决策上,会耗费我们很多的理性资源。与其不断提醒自己不要买太多,不如将注意力分配在其他工作上,理性的机制和非理性机制搭配起来使用,才能够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
43亿利息压顶!大唐发电,败给了华电国际
#头条讲真的#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编辑/菠菜的星空排版/星空下的秋葵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厂网分离,五大发电集团自此诞生。创立于1985年的老大哥——中国华能集团始终领先,火电装机量全国第一;原本弱小的中国电投于2015年与国家核电重组,组成了国家电投;2017年,国电电力与中国神华也结成了兄弟,组成了国家能源集团。大财经2024-01-12 13:04:510000世界上有外星人吗 世界上真的有神吗
日前,《南华早报》网站刊登了一篇名为《我们终于有证据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了吗?》的文章。文章认为,人类对此前在宇宙中发出的点播是极其危险的,并且会产生多个可能。一种可能是并不被外星生命理会,产生白发的情况。另一种可能则是,外形生命已经发现了人类的存在,并已经对人类进行了监控,人类处于随时都可能被打击甚至毁灭的状态。人类向宇宙发出点播,神秘天体闯入太阳系大财经2023-03-21 11:47:270000石家庄富豪榜前五名揭晓,看看谁是石家庄最有钱的人
石家庄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是河北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石家庄的医药、冶金钢铁、建筑建材、石油化工等行业比较发达,近些年石家庄也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打造生物医药名城,并推动制造业升级。大财经2024-01-09 13:09:340001大家都穷到什么程度了?一条评论1.9万点赞,让我们看到了真实!
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困境和生活压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一些行业巨头的衰落,人们生活质量也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贷款而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偿还债务,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实体经济受到重创。大财经2023-11-09 11:55: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