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数据(展示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

01
今年上半年,我国引资质量持续提升,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引资更是实现了近30%的增长。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产业和政策驱动力?
在一栋写字楼里,新加坡人吴友仁正带着团队一起开发一款新产品的软件应用。这家20多人的公司主营业务是生产工业视觉检测设备。对吴友仁来说,虽然公司创立仅2年,但是成长的速度快到连他自己都没想到。
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增长28.8%

博凯机械亚太区首席财务官 唐哲:我们将持续投资中国,特别是在自动化和数字化产业领域。
吸引力依旧!
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主任 陈泉成:来自新加坡的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和这些中国企业一起配对,来服务其他的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他们能够成长得更快,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以及接触到更多优质的科研院校以及人才等等。
02

通过“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吴友仁的企业2021年落地苏州工业园之后,当年营业收入达到100万元,第二年,增加到300万元。三年来,“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不仅帮助企业跨国组建团队,筛选项目,还通过给予奖励资金、提供营商便利等支持企业快速发展。目前,20多家新加坡科技型企业已落户苏州工业园区。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跨国公司高管纷纷来华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加码中国,深耕中国市场。外商投资持续看好中国发展前景,扩大对华投资的整体趋势没有改变。
积蓄新活力!
记者来到我国和新加坡合作建立的跨国共建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看到这里聚集了大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的外资企业。
商务部日前还表示,还将出台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政策,推动继续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让更多跨国企业共享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开放发展的红利。
这家日资货币经纪公司,从筹备到开业,仅花费13个月的时间,正是由于北京自贸试验区为外资企业设立提供的便利和服务保障。
上半年新设外资企业数增长35.7%
今年上半年,不少发达国家对我国投资保持增长。数据持续增长的背后,是跨国企业持续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除了通过活动“引活水”,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还通过制度型开放构建“引资高地”,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新设外资企业落户中国。

上田八木公司副总裁 安刚:一个是很快速地让这样一个新的公司落地,另一个是针对金融机构落户的一些优惠措施,比如说,企业落地初期的时候租房的一些补助,尤其是在北京招员工的时候,给我们一定的户籍指标,给我们一定的居住证办理的便利。
发达国家对我国投资保持增长

苏州工业园区科创委合作交流处副处长 程斌:这些从新加坡引进的企业,它本身在新加坡已经有一些产业化的基础。他们通过在我们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企业之后,能够快速地带动我们当地的一些企业发展壮大,能够做到强链、补链,然后使我们的产业链共同来做大做强。
责任编辑:贾宏伟
今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296.6亿元,同比增长8.2%。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的外商投资。
从新加坡到苏州,吴友仁为何选择在这里设立企业呢?
今年上半年,我国加强招商引资力度。上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新设外资企业数快速增长,反映出我国吸引外商投资正在积蓄新的活力。
在浙江海盐,这家美资企业第五次增资,投资1000万美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电子连接器件技改项目;在江苏南京,这家德资企业斥资1.5亿美元,打造精益智能示范工厂。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近期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23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跨国投资下降12%,由于多重因素影响,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仍然继续面临下行压力。
近期,这家法国公司也把总部设在上海,提升能级,扩大氢能项目投资。
记者发现,苏州工业园区2020年成立了“新科研企业合作中心”,由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设立,能够“一站式”帮助新加坡企业来中国开拓市场。
今年上半年,法国、英国、日本、德国对我国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0%、14.2%。各国外资企业围绕打造先进产业链和升级创新链,持续在华增资。
元素光电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始人 吴友仁:对我来讲,中国市场体量是一个欧洲,新加坡市场体量是欧洲国家的一个城市。所以,市场会更大,涉及的行业各行各业都有,需求非常大。这些科技的应用会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通过与新加坡共建科创服务平台,苏州工业园区将优质科技企业引入园区。今年上半年,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到资同比增长了21.8%,高技术产业引资同比增长96.84%,含金量较高的一系列外资项目纷纷落地。
今年,商务部开展了“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活动,展示我国各地营商环境和投资机遇,擦亮“投资中国”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共举办了14场“投资中国年”重点活动,其间,各地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各地在谈的外资项目有2900多个。
03
佛吉亚氢能中国区总经理 白立松:我们在中国已经持续投资很长一段时间,落地上海嘉定的总部将成为我们投资的重要一步。我们将持续为中国市场提供更多新的氢能产品,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菲尼克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 顾建党:这一次我们是把根植于德国的所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技术全部转移到中国来,将会打造成为一个全价值链的超级工厂。
(总台央视记者 张歆 高媛 杨光 唐高林 南京台)
打造硬实力!
近日,多达77个外资项目在上海签约,投资总额102.4亿美元,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等重点产业,以及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赛道。今年上半年,13家跨国企业还将研发中心正式落在上海。
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概念股活跃 秦港股份4连板、设计总院2连板
观点网讯:5月8日,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概念股继续活跃,秦港股份4连板,设计总院2连板,华设集团涨停,启迪设计、陕西建工、新城市等均大幅高开。截至发稿,启迪设计涨2.31%,报21.24元;陕西建工涨8.39%,报7.67元;新城市涨2.17%,报24.50元。本文源自观点网0000(经济)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最大跨度刚构连续梁合龙
当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集通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多伦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合龙。该刚构连续梁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全长337.75米,为六孔跨结构,是全线跨度最大的连续梁。据了解,集通铁路于2020年4月开始电气化改造,改造完成后将进一步便利周边群众出行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财经2023-10-13 12:25:370000美国政府最早6月1日耗尽现金?经济学家:耶伦虚张声势
在美国两党就提高债务上限持续僵持不下之际,美国财长耶伦近日警告称,财政部最早将在6月1日耗尽资金,届时美国将陷入“灾难性”的违约。这意味着,目前留给美国解决债务上限问题的时间窗口仅剩短短的两周。但实际情况或许并没有那么糟糕。经济学家丹妮尔·迪马蒂诺·布斯(DanielleDiMartinoBooth)就指出,耶伦是在虚张声势。0004UR关闭全国首店,接盘的竟然是它
界面新闻记者|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楼婍沁本土快时尚品牌UrbanRevivo宣布其位于广州正佳广场的门店将于7月底结束营业。该店是UR于2006年开设的全国首店,已营业近18年。UR表示,这是基于公司发展需要的铺位调整和门店升级,UR新店将于9月底迁至原址楼上继续经营。与门店搬迁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UR正佳广场店原址将由UR集团旗下新品牌“本来BENLAI”接棒入驻。大财经2023-07-04 19:27:3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