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企业集体涨价最高达30(引众怒,动了谁的奶酪)

另一方面,还需要看到,不管彩电是不是涨价,都不会影响到彩电市场的出货规模和用户需求。彩电早在10年前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行业和品类,用户对于电视的需求早就呈现出“品质化、品牌化”,以及结构住房结构改善的大屏化趋势。所以,消费需求的蛋糕是稳定的,并不会因为涨价就抵制用户的需求,也不会因为继续打低价格战就能刺激用户需求。

日来,彩电企业集体涨价,最高涨幅达30%的消息,在各种渠道传播。没想到,彩电企业的涨价却引发众议之下的众怒。

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在家电圈看来,这一轮彩电市场的涨价,主要是受到上游产业链的影响,包括玻璃基板等原材料都在涨价,推高了液晶屏的成本;并不是彩电企业单边的上涨;也就是说,彩电涨价,虽然是彩电企业的动作,而并不是彩电企业愿意的。
虽然索尼、三星等外资品牌,因为原本的市场售价较高,并没有宣布涨价。但是多位经销商直言,索尼和三星也在减少优惠让利的幅度,变相在推高市场的彩电售价。
来自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3年3月、4月、5月,彩电在线上、线下渠道均价都同比上涨,其中线下渠道均价分别上涨165元、225元、315元。背后,则是液晶面板的价格上涨。来自WitsView 6月数据显示:65寸QHD、55寸QHD、43寸FHD和32寸HD 电视面板的价格持续回暖,均价较5月分别上涨6.9%、7.6%、5.3%和6.3%,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4月保持上涨。
最近几年来,中国彩电市场的规模下行,是产业的回归、用户的成熟和市场的周期性调整必然结果,并不是彩电企业不努力、彩电产品技术和品质不好。毕竟,纵观全球各个行业和品类,没有一个品类是只涨不跌的。同样,已经上涨了30多年的中国彩电市场规模,出现下行也是必然。接下来的拐点,显然是新技术、新显示、新场景催生的用户新需求了。
有评论说:彩电企业涨价30%,是激进求生也是自寻死路;有人评论说:彩电企业涨价,不解决用户的需求没有未来。
过去的3年,彩电市场的周期就是一轮液晶面板价格连涨10多个月引的发电视机涨价,以及一轮液晶面板价格持续10多个月降价引发的电视机降价,最终的结果 ,电视机出货量仍然是稳稳地下滑,完全没有因为价格而有所变化。
公开信息显示:长虹电视在售产品价格全线上调,最高涨幅30%。从3月就开始涨了,电视价格好久都没有像现在这样连着涨价。不只是长虹电视涨价,包括TCL电视、康佳电视,以及海信电视、创维电视也纷纷涨价。基本上,都是全产品线涨价,包括TCL等涨价通知都表示,普遍上涨15%的出厂价,传导到终端市场上,自然会出现20%甚至更高的涨价。
那么彩电企业的这一轮涨价,到底动了谁的奶酪,为何引发如此争议,甚至指责?在家电圈看来,也就10年前,外界对于彩电市场、彩电产品的评价,还是凯歌高奏,无论是超高清液晶电视量子点、MINI LED,还是被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的OLED电视,或是迎合众多年轻用户认可的投影,以及中国企业主导的激光电视,不只是产品显示技术活跃,而且市场上年轻一代用户的热情,催生了包括游戏电视、电竞屏、艺术电视、健身屏等细分需求。
消费市场吹来“绿色风”!我国二手手机年交易量达1.52亿台
随着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二手物品的消费量在逐年提升。调查结果显示,国内二手手机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成熟的市场。2020年,国内二手手机交易量达1.52亿台。同时,闲置服装、服饰也受到人们的青睐。耿晓佳是二手店铺的常客,以前她担心二手手机的质量问题,现在有了正规渠道和质保,换手机的频率也提高了。消费者耿晓佳:买一台新机要花五千多元,但是二手的可能两三千元就能搞定。大财经2023-04-30 07:40:130001曾被上交所和证监局处罚!光伏老兵携儿子、儿媳另起炉灶冲刺IPO,资产负债率远高同行
见习记者李佳佳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李贝贝北京报道光伏上市公司队伍又将添新军!据深交所官网信息显示,近日,华耀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耀光电”)创业板IPO获受理。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招股书中对于实控人荀建华在2018年曾被上交所予以公开谴责,被宁波监管局给予警告和罚款等事项只字未提。大财经2023-05-20 14:52:260000普利凯2022年净利357.85万 同比扭亏为盈 疫情政府补贴增加
挖贝网5月4日,普利凯(838637)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003,083.68元,同比增加18.6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78,532.00元,同比扭亏为盈。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344,821.49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6,902,564.93元。0000(新华全媒 )黑龙江装备制造企业:“大块头”也有大智慧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省份,黑龙江省拥有哈电集团、中国一重等多家全国闻名、行业领军的装备制造企业。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这些“大块头”企业越来越多地展示出大智慧,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同时也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进行生产作业(4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大财经2023-05-03 20:36: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