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品牌要自信自强
大财经2023-08-06 09:47:431阅
品牌是载体,文化才是价值。今天,本土品牌既要自强,也要自信,只需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把产品做好,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不需要“洋名”加持。唯有打破妄自菲薄的心态,以更高的追求、更严的标准、更好的水平筑牢品质基石,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消费潮流才能风起本土,本土品牌才能越走越远。(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祝 伟)
近几年,多个本土咖啡品牌走进大众视野。然而,其中一些品牌取的却是“洋名”。现实中,本土品牌取“洋名”的做法并非只见于咖啡品类,在服饰、家居等一些行业,国货“洋名”也并不少见。
对企业来说,无不希望其产品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自然要在品牌命名上动脑筋。前些年,与国外大牌相比,一些国货在品质和做工上有些差距,本土品牌取“洋名”往往能够带来更多的品牌溢价。然而如今,中国制造、中国品牌早已在国际市场上声名远扬,特别是在消费品领域,绝大多数产品的品质已经能与洋品牌媲美。一些跨国企业也开始加快本土化进程,不仅推出迎合中国消费者偏好的产品,还给自家品牌取了中文名,强化中国味儿。本土品牌再靠取“洋名”给自己脸上贴金,显然是不自信的表现。
许多至今依然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除了将品质视为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在品牌命名上也有其过人之处。比如,同仁堂、五芳斋、老凤祥、百雀羚、“永久”牌自行车等,这些家喻户晓的本土品牌共同之处是朗朗上口、形象易记、辨识度高,用的都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土名儿”,承载着中国人丰富的生活和文化记忆。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相关推荐
李光斗跨年演讲:2024的七大经济挑战和十大财富商机
文/李光斗2024年翩然而至,挑战和商机并存。如何因时而变,抓住大变局时代的新商机?中国改革开放前四十年,可称之为经济的上半场: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强国;但随着反全球化思潮和人口红利的式微,大国竞争优势面临诸多挑战。第1个挑战:告别高增长大财经2024-01-03 13:28:040000高级讽刺人虚伪的句子 讽刺人情淡薄的句子
只要说起中国诗词,李白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他就仿如中国诗坛上一座光芒万丈的丰碑,永远矗立在那里,一抬眼就会看到。无论是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瑰丽想象,还是“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哲学思考,更遑论“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情怀,无不让人心生敬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诗仙”级的人物,却一生屡遭波折,四处碰壁。特别是当他到山东游学时,还受到山东儒生的嘲讽,这让李白感到内心非常抑郁。大财经2023-03-21 15:20:510001图们江出海口 图们江入海口在哪里
一,瓜达尔港极其重要,它让中国原油进口距离缩短85%。马六甲海峡,目前世界石油的60%、中国大陆进口石油的80%,都要经过新加坡的马六甲。建一条新疆喀什→瓜达尔港的铁路就可以使原油输送不通过马六甲海峡。二,瓦罕走廊是通往地球制高点的通道。瓦罕走廊是阿富汗巴达赫尚省至中国新疆的呈东西向的狭长地带,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东段之间的一个山谷。大财经2023-03-24 02:57:090001套走董明珠26亿,拉王健林、刘强东下水,银隆新能源到底有何高人
文丨汲影说编辑丨汲影说一个是人精大佬的格力掌舵人董明珠。一个是万达集团的亿万老总王健林。明明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却被一个汽修工人耍得团团转。“骗”走了26亿不说,身边的商业大亨也全部都被拉下水。那么,这位汽修工人到底是何高人?又是如何说服“铁娘子”大方出手26亿?«——【·手握核心技术却“不干人事”·】——»这个汽修工人就是银隆集团的前董事长魏银仓。大财经2023-10-25 20:57:230000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平台作用——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工业机器人挥舞着机械手臂有条不紊地在生产线上作业;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灵巧自如地穿梭在车间各个角落,无需人工帮助就能准确无误地完成各项任务。这是坐落在深圳市龙华区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业富联”)深圳观澜工厂的日常场景。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