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产业链是如何引入新疆的
8月17日,记者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从一条崭新的道路驶入园区,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望不到头,占地8000余亩的庞大体量让其存在感强烈。从规划示意图上,记者看见园区建设了高端装备、新能源客车、专用车辆、农牧机械、车辆零部件等制造基地。
目前,扬州市邗江扬子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荆州市华远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欣荣康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已入驻产业园。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引入30家企业,最终将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50余家。”杨森信心十足地说,该企业力争打造新疆自主可控安全的装备制造产业链、供应链,增强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为辐射全国乃至中亚市场增添动能。
3月28日,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在湖北省襄阳市举办“大道同行、共赢未来”招商推介会,推介新疆高端装备制造业。
杨森说,在新疆,用电成本比北京节约2/3,用气成本节约超1/2;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原材料价格便宜;离中亚市场近,通过中欧班列,出口装备的运输成本大大降低……
4年前,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杨森带领创始团队考察是否把项目落地乌鲁木齐时,遭到半数人员反对。
“在这次政府搭台、链主企业唱主角的招商推介中,我们引入6家企业,这些企业又带来3家上下游零部件生产企业。”杨森说,这次招商,园区发电机组、空调、转向器等产业链环节就补齐了,可谓收获满满。
走进新疆大道实业高端装备基地的生产区,厂房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光洁的深绿色地面上,倒映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车辆部件。
装备制造技术人员出身的杨森,带着一口浓郁的“京腔”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他所在公司就与新疆有密切合作,那时,一台高端装备的螺丝都需要派人从北京送到新疆。
两横数纵的路网、多个5G基站,高端装备、新能源客车制造、车辆零部件等基地建成……如今,新疆大道实业兴建的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正在打造以其下属的3个车辆制造公司为“链主”的高端装备制造全产业链。
杨森希望能充分发挥企业的“链主”优势,吸引更多装备制造企业落地,以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汽车制造工艺齐全,铸造锻造、电镀、热处理基础工艺完备的全产业链。
杨森说,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扶持下,项目建设以最快速度推进,科研人才、产业工人以最优待遇吸纳,资金、基础配套等难题以最大合力攻克。
来源:新疆日报
从北京乘飞机到乌鲁木齐,团队11人雄心勃勃。下飞机后,团队风尘仆仆驱车赶往将设立公司的地点,越走越荒凉,一些人心也凉了。
“‘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让我很看好新疆,新疆又缺少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我们和政府招商部门一拍即合。”2019年10月,杨森说服创始团队将公司落地乌鲁木齐,2020年3月,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开工建设。
新疆伊斯顿公司是大道企业引进的首批企业。“公司3天就办完了注册的所有手续,在有些城市得用一周时间,我要为咱们的职能部门服务点赞。”王昊翔激动地说。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这个产业链如果‘掉链子’,就会带来困窘。”杨森说,比如汽车产业,小到车锁、倒车镜,大到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都要从疆外采购,物流运输成本高不说,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缺失会影响经济发展。很早之前他准备到新疆创业时,就萌生了要建产业园,打造一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想法。
2022年12月,该公司一条专用车辆生产线投产,12月18日,组装下线首辆“昆仑雪豹”。今年1月至7月,该公司已实现产值1.11亿元。公司生产运营部部长高雪敏介绍,他们还生产牧民转移车、旅居车、救援车等,这些车辆不仅在国内销售,还出口中亚国家。
当天,记者在产业园遇见了新疆伊斯顿工业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昊翔。公司主要生产金属结构件,入驻园区车辆零部件基地,已在疆外购置了3500万元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公司年内就能投产。”王昊翔说。
轻松搞笑的小说 高质量轻松爆笑小说
在这个网络文章泛滥的时代,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看的好书真的很不易。但是,什么是好书,好书就是看着让人很投入,能感动人心,符合自己口味的书。本书单介绍五本书,任何一本都会让你爱不释手,资深老书虫强烈推荐!一、《亏成首富从游戏开始》,作者:青衫取醉大财经2023-03-24 04:22:240000PTA新增产能释放 市场供大于求
本报记者陈家运北京报道受成本下降、供需失衡的影响,PTA(精对苯二甲酸)价格出现下滑。卓创资讯数据显示,5月华东市场PTA月均价5663元/吨,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16%。其中月均价环比创近10个月内最大跌幅。0000张一鸣能否超越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
今年的《2023胡润百富榜》出炉了,农夫山泉的钟睒睒再次成为中国首富,他的财富是4500亿元。但你知道吗,他在全球富豪榜上,只能排到第15名。那么,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一个世界首富呢?答案是,有,而且很有可能就是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大财经2023-11-23 11:06:440000城市地铁的财务危机:亏损超900亿元背后的现实挑战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报道的动力~近日,有关某地铁系统一年亏损超过900亿,因而可能要涨价的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这一情况不仅反映了公共交通系统的财务挑战,也引发了关于公共服务定价和运营效率的广泛讨论。大财经2023-11-21 15:02:1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