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误,订单被撤销,中国黄金以,标错价,为由不发货)
商家承诺会进一步核实
从下单之日算起,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近十天时间,王女士不但没见到所下单的这款吊坠,就连物流信息也没收到。
信网11月10日讯(记者 赵宝辉)商家因标错价而拒绝给消费者发货,这究竟构不成违约?连日来,市民王女士为了能让中国黄金智选专卖店将自己选购的黄金吊坠按时发货,前后催了商家十几次,但对方始终以标错价为由拒绝了王女士请求。从下单之日算起,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近十天时间,王女士不但没见到自己所下单的这款吊坠,就连物流信息也没收到。
信网梳理发现,类似商家标错价格引发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件不胜枚举。2017年,广州一名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上购买了iPhone SE手机,当时商品标识价格为1元,而实际价格应为2999元。商家未能及时发现错误并与消费者协商,直接虚假发货并要求仅退款处理。消费者拒绝仅退款,要求商家补发商品。消费者就此事起诉后,商家最终也输了这场官司。
就在付完款的第三天,她突然接到商家反馈称,由于运营操作失误导致价格设置错误,让王女士申请退款。只要退款就会补偿200元红包。得知这一消息,王女士心生疑惑,“钱都付完了,怎么这时候让我退款?”考虑到这款饰品是买来送朋友作为生日礼物,如果退款再重新选购,时间上根本来不及,于是她强烈要求商家能够按时发货。
律师评析若商家不发货则构成违约

当下,正值各大网购平台正如火如荼开展“双十一”促销活动的时期。作为一名长期“网购型”消费者,王女士也想趁这段时间入手几件物超所值的商品。10月31日,她通过天猫App在中国黄金智选专卖店花费11268元买了一件25.9g的999足金平安扣吊坠。付完款后,订单页面显示11月5日晚8时22分前发货。
马洪力提到,“商家上架的黄金饰品相关信息属要约,消费者选择好款式并支付货款成功提交订单为承诺。双方之间买卖合同自消费者成功提交订单时成立。也就说,商家理应履行义务,按时给消费者发货,否则构成违约。”
顾客与商家聊天记录截图(来源:受访者)
买完饰品后商家以“标错价”为由不发货
针对此事,山东齐鲁(青岛)律师事务所的马洪力评析,根据《电子商务法》相关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用户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合同成立。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从其约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约定消费者支付价款后合同不成立;格式条款等含有该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商家客服人员与王女士之间的聊天记录显示,双方沟通过程中,王女士提到,“您任意把999足金的产品凑到我买的克数后给我发货也可以。”对于这一方案,商家未回复。
就“失误”订单是否可以拒绝发货的问题,信网了解到,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在2022年曾在北京日报撰文分析,消费者信赖商家披露的商品信息,从而通过网络提交订单建立交易关系,合同成立后不能因经营者单方主张标价错误而轻易撤销。实践中,商家故意使用极低的标价吸引消费者眼球,为招揽消费者点击量而故意将商品价格标低。如果商家存在上述不正当经营的行为,则以此达成的合同更是不可撤销。
登陆天猫App,信网记者注意到,中国黄金智选专卖店已将上述相同款式重量的产品价格更改为15669元。平台公示的企业经营信息显示,该店铺系深圳市智选珠宝有限公司运营。针对王女士的遭遇,该司客服人员承诺会核实这件事,如果核实属实,会与客户进一步沟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发货的。建议您让消费者本人联系我们。”
商家标错价引发的消保案不胜枚举
中伟股份:控股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光大兴陇信托
金融界4月27日消息中伟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光大兴陇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10亿元,公司同意放弃对湖南中伟新能源本次增资扩股的优先认购权。本文源自金融界0000做生意应该“薄利多销”还是“厚利适销”?犹太人告诉你答案
犹太人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会赚钱的民族之一,他们在商业领域有着卓越的智慧和策略。在做生意方面,犹太人一直秉持着“厚利适销”的原则,这与我们常说的“薄利多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有一个犹太人,名叫亚默尔。他原本是一个做小生意的商贩,主要经营一些水果和蔬菜。当时,市场上的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商家都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以低廉的价格吸引顾客。大财经2023-12-28 10:52:050000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不被中国承认的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2022年10月6日,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授予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似乎这都是意料之中,文学奖颁给了西方作家,反倒是占世界人口18%的中国,目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却只有莫言一人。左为莫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情况,笔者以为原因如下:大财经2023-03-24 23:07:0800037乘联会:特斯拉涨价是很好的信号,有利于改善消费观望心态
金融界5月9日消息乘联会发布《2023年4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显示,2023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3.0万辆,由于去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同比增速55.5%,环比增长2.5%,也是自2010年以来仅有的两次环比正增长之一。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