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房企巨头(3个已暴雷,为什么只救万科)
这一轮房地产大洗牌,将一些高风险房企淘汰出局是好事,部分房企无限制加杠杆,只会不断放大风险。越早出清,就越能实现软着落。
除此之外,救万科也是为了打击做空势力,最近做空势力来势汹汹,瞄准了万科,以及保利等央企,让它们的股价和债券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造成市场恐慌。做空势力想把仅剩的一些头部房企全部干趴下,让我们的房地产硬着落,可以说是居心叵测。如果这个时候不出手,那房地产行业确实危险了。
房地产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和政府打交道非常多的行业,如果没有一个好背景,在危机时刻确实没人会救。恒大早在2020年就发出了求救,碧桂园也听说向深圳和惠州求救过,但最终都没有得到回应。


万科还是很硬气的,立即发起了反击,还拉来了第一大股东深圳地铁集团,以及背后的“爸爸”深圳国资委。深圳国资委放狠话:当遭遇极端情况,会不惜一切代价救万科。
当然,这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万科值得救。从性质上来说,央行行长对恒大的最新表态是这样的:行业发展长周期繁荣背景下,部分房地产企业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经营,资产负债快速扩张,叠加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疫情冲击等,以恒大为代表的企业风险显性化并向行业扩散。
从2017年到2020年,在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巅峰时期,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销售稳定在前四,被称为“四大民营地产巨头”,当时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万科年内待偿债务只有3.8亿元,而且9月合同销售金额320亿元,环比增长41.6%,开始反弹了,至少目前来说,万科还是很安全的。
恒大和碧桂园的分红大部分都进了私人口袋,许氏家族和杨氏家族又是买私人飞机,又是豪华游艇,豪宅,享受着奢靡的生活。如今出事了,就想要人来兜底,怎么可能。
从财务上来看,恒大两年亏8000多亿,已经资不抵债了,就不用说了。碧桂园今年上半年也巨亏500多亿,9月、10月销售额跌幅都超过了80%,这两家公司如何才能救?

分钱时没我的份,出事后却想让我擦屁股。
这只能说它们没有找一个好靠山,太当守财奴了。恒大上市那么久,许家印家族仍然控制70%的股份,碧桂园杨惠妍家族也控制了60%。
说到这里,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只救万科?恒大和碧桂园的负债规模比万科大,合同负债也更多。截至到今年上半年,恒大的合同负债是6039亿元,碧桂园是6036亿元,而到3季度末,万科合同负债是4075亿元。
但谁也没想到,随后没多久,恒大、融创、碧桂园就没钱了,欠一屁股债还不上,暴雷了。唯一还安全的万科,也在最近遭遇股债双杀,颇有和另外三家同步的节奏。
也就是说恒大和碧桂园还没有交付的房子比万科多不少,一旦倒下,带来的社会影响更大。按道理来说,更应该救恒大和碧桂园。
恒大累计分红734亿,许家印家族拿走503亿;碧桂园累计分红747亿,杨惠妍家族拿走420亿。万科累计分红1030亿,深圳地铁从2017年入股,就分到了192亿。
翻译过来就是恒大和碧桂园走到暴雷这一步,完全是盲目扩张所导致的,还把风险扩散到了行业。
而对万科,国资的表态是:30多年来,万科历经多次大风大浪,仍一直走在行业前列,用时间证明了自己。意思是万科是一家很优秀的企业。
随着“新房改”的到来,我预计楼市已经探底了,要准备反弹了,明年必定能回升。万科、龙湖等还没有暴雷的房企,也能活下来,成为最终的赢家。

国家动真格了?刺激买房无果后,黄奇帆提“好方案”,获网友支持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最新的全国房地产数据显示,前10个月各项指标降幅扩大,尤其是销售面积在10月单月同比降幅扩大至-11%。购房者普遍持观望态度,不轻易出手,导致销售面积下降,库存面积升至6.48亿平米,呈现出与2015年楼市去库存前夕相似的局面。大财经2023-11-21 12:39:150000记者观察:恢复扩大需求是关键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0001贵州:双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房的最高贷款额可至80万元
观点网讯:5月6日,贵州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发布两则通知,关于提高双缴存职工家庭购买首套住房和多子女家庭购房贷款额度、以及进一步支持缴存职工及多子女家庭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根据通知,对于贵州省直公积金单缴存职工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50万元;多子女家庭最高贷款额度为60万元。0000召公谏厉王弭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玫瑰]西周先祖后稷勤劳辛苦,在尧舜禹时期有功于国,才得到封地。后世经古公亶父文王辛苦经营,积善累德,才得到天下诸侯的拥护,使武王顺利灭殷。纣王无道,殷鉴不远。[玫瑰]国之将亡,必出昏君,而昏君是加速灭亡的催化剂。古往今来,昏君和佞臣好像一对搭档。所谓忠臣良言听不进,奸佞妖妇围周身。大财经2023-03-22 22:26:550000尽管大家都爱听“中国制造”如何如何地好,我就想给国货提点意见
曾几何时,电视、网络等媒体都乐意高调宣传“厉害了WORD国”,结果招来了以欧美为首的他国的“反弹”,最终开始限制高科技对我国的出口,从一个层面说明,我们许多东西还没做到“十全十美”!大财经2023-12-01 17:51:14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