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性(省钱,国货热持续,今年,双11,呈现新气象)
豆瓣小组截图
今年“双11”的画风确实不太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年轻人都在追求性价比
喊了5年的消费降级终于来了?
京东“双11”发布会海报(图来源于网络)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客座教授沈建光曾表示,“国潮品牌崛起是目前的一大趋势,消费者越来越追求性价比”。
《2023“双11”年度调研报告》指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趋于理性,更追求产品的品质,理性消费逐渐取代了感性和冲动购物。

审核 _ 李雁津 吴姝静
毕竟,东西还是需要的,钱也是缺的。
仔细观察会发现,消费者经过了追求大牌、价格攀比、超前消费等过程之后,正在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一次“断舍离”。减少非必要的支出,将钱花在那些能够提升幸福感、生活质量的东西上,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3
说到底,节流不是不消费或放弃质量,而是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
作者 _ 叶芳
今年,人们的消费行为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一年一换的电子产品不换了;压箱底的衣服拿出来继续穿;护肤品不用到空瓶不买新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今年,周围人群的消费观与以往有了大变化:朋友圈晒奢侈品的少了、关于“平替”的讨论越来越多、更多的人选择找出闲置品二次利用、鸡肋的日用品一概不考虑、更加关注打折促销......
这一届消费者不再“冲动”?
与2022年同期相比,综合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下降7.1%,天猫的份额下降4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13%;京东的份额下降1个百分点,销售额下降10%;直播电商平台第一波销售时长增加2天,销售额增长10%。
15年后,“双11”回归了低价的本质,但人们的消费热情却在肉眼可见地消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相连的8天假期,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较2019年增长1.5%。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监测,假期全国营业性演出观众人数1180.35万人次,与2019年同比增长61.06%。
但这一结论很快被证伪。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要全面分析消费运行情况,就不能仅仅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一个指标。”

某书上,有人因晒出9.9元3只的眉笔赢麻了;某博上,“5.9元1瓶的粉底液”冲上热搜榜首。人们突然发现了国货这片“新大陆”。“79元国货套餐”“鸿星尔克主播用蜂花直播洗头”“郁美净连夜通网”等词条接力登顶热搜。国货让人们如获至宝。

国际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10月31日发布的《2023“双11”年度调研报告》显示,66%的受访者计划增加对本土品牌的消费支出。
根据第三方机构Syntun(星图数据)发布的阶段性数据,今年“双11”开启以来,综合电商平台在第一波(10月31日—11月1日)的销售额为3105亿元,其中天猫占比57%、京东占比33%、其他平台占比10%;直播电商平台在第一波(10月18日—11月3日)的销售额为989亿元,抖音占比41%、点淘占比29%、快手占比28%。
于是,当今年的“双11”大幕拉开的时候,“最低价”成了网友热切关注的词。
各平台一开场就充满火药味。“京东11.11真便宜”“天猫双11更便宜”,主打一个寸步不让。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平台将“最低价”作为今年的促销口号。“二选一”风波等多个话题霸榜热搜,更是将平台之间的竞争推向白热化。
监制 _ 浮新才
实际上,从2021年起,淘宝、天猫“双11”的销售额增速便明显放缓,2021年、2022年分别为8%、3%。今年“6·18”期间,淘宝、天猫、京东销售额增速持续下降。截至发稿时,今年“双11”的完整销售数据尚未公布。
如今,消费降级再次引起热议。某瓣上,“今天消费降级了吗”小组成员数接近36万;“说一件事证明你消费降级了”登上热搜。
微博热搜截图

2

主打一个能省则省。
在“双11”进行到第15个年头的当下,人们开始为自己的消费“减负”。与其说这是消费降级,不如说是理性的回归,是当代中国消费者在面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经济形势变化时的一种随机应变。
1
人们不再想当“数学家”,拒绝讨论满减、叠券、红包等复杂规则该如何使用。“买一赠一”实际到手一堆小样,领券、叠加获得10元、20元优惠已经无法打动这一届的消费者。赠正装优于赠小样、立减优于叠券、单件折扣优于凑单构成了新的鄙视链。
天猫“双11”宣传语(图来源于网络)
消费数据下降、能省则省、追求性价比被视为一种“消费降级”。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 _ 邱凌 孙靖琪
炫富不再时髦,消费降级更火爆,反向攀比受追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复性”省钱。
这个词今年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但并不是什么新词儿。它在2018年被提出,成为“年度十大新词语”。当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连续3个月在10%以下,使人们得出了中国消费降速、消费者消费降级的结论。
贝恩公司曾在今年“双11”活动开启之前,面向中国不同城市的3000名消费者开展了一项调研,结果表明,与2022年相比,超过77%的消费者计划在今年“双11”减少消费支出或维持和去年一样的水平。
一键清空购物车式的冲动消费销声匿迹,反复确认购物清单,删掉非必要物品,在各平台间熟练切换、比价是今年“双11”的正确打开方式。
北大教授说破中国股市:故股市老手10条感悟!看明白的都赚得怀疑人生!
在股市想赚钱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靠我们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茫茫股海,潜伏着多少暗礁、险滩,作为见证人,以下为大家分享的炒股经验:1、炒股不适合所有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2、炒股要量力而行,切忌借钱炒股,怀有赌博心理;3、炒股玩的是心态,平常心对待,不要因此影响了工作和生活;4、炒股不要执着于技术,靠技术炒股那是极少数人才干的事;0000中国经济新亮点:外商在华投资结构优化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国坚持深化对外开放不动摇,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注重增强相关举措的针对性,积极主动解决外商的问题诉求,推动外商在华投资信心坚定、态势平稳、结构优化。措施更具针对性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推出了一系列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积极举措。0000从一盒燕麦奶的激进广告,聊聊“碳足迹”数据之困|焦点分析
文|吕雅宁编辑|苏建勋5月8日,美国纽约时代广场街头,全球最大的燕麦奶公司Oatly竖起这样一个广告牌:一边是Oatly的产品宣传,另一边是Oatly给乳制品品牌留出的广告位,但前提是他们公布自己的产品碳足迹。Oatly声称,他们愿意向披露碳足迹的乳制品竞争对手提供免费广告。Oatly在广告牌上留出一半空位给愿意公布碳足迹的乳制品企业。图源:adweek大财经2023-05-20 14:44:130001肺活量怎么练 肺活量快吹还是慢吹
这一年多以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的爆发,许多症状及研究的发现SARS-COV-2将会对肺部和呼吸系统造成最严重的攻击,有许多的人因为血氧浓度不足而造成快乐缺氧(HappyHypoxemia)的现象,根据国外的研究发现,每2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感染者就有1位会出现「快乐缺氧」的症状。打开UC浏览器查看更多精彩图片大财经2023-03-22 17:43: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