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招牌之一的宏图三胞(等不到23岁生日)
至于能不能再重现当年的辉煌,就看下一个时代能不能吹起这场风了。
他质押了自己在上市公司的股权,一方面继续做大宏图三胞3C零售的规模,另一方面开始进军百货零售。2011年,袁亚非花了6个亿拿下了南京新百的控股权,
在此之前,他花了1万块租下了南京珠江路电子城的摊位,综合当时的流行语“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起了一家名叫“三胞”的电脑公司。
不过有辆迈巴赫还不是检验富豪成功的试金石,真正成功的标志是公司上市。
如今宏图三胞却已经宣布破产,它那个江苏第一个买迈巴赫的老板袁亚非,也再一次回到人们视线。
等到2018年HOF宣告破产,清算只剩0.9亿英镑的价值,袁亚非血亏3.5亿英镑。
其中之一就有英国的百年老店House of Fraser(HOF),只用了3个月时间,袁亚非就砸下了4.5亿英镑,拿到了HOF89%的股权,创造了中国百货业的海外收购纪录。
如果你对那个年代电脑城还有印象,是不是感觉每个老板的脑门上都刻着“奸商”两个字。
1996年,在深圳开出首家店的沃尔玛,靠着齐全的商品种类,大大满足了客户的购买欲望。
这一点上,袁亚非和张近东可以说的同病相怜。同样一路买买买的苏宁,也想要拼出了一个联合舰队,但事实证明一个能经风浪的都没有。
WDM王大妈模式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趁着80后人口高峰红利和互联网浪潮下的个人电脑普及,宏图三胞成了中国第一个跨入“百亿元级”的IT零售企业。
所以到底怎么干,最后还是来自美国的三家企业给了袁亚非灵感。

2017年6月,银监会紧急电话要求各银行对海航、万达、复星等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
袁亚非的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他的三胞集团依然还在,他控制的南京新百仍然是家上市公司。
到2022年第三季度,宏图三胞实体门店全部关闭。2023年2月,宏图三胞公司正式宣布破产清算。
袁亚非就此发家,短短2年,他在南京城开出了十几家三胞电脑店,资产也滚到了2个亿。


要不是有兼并收购的金融工具,这南京百货的头牌怎么也不会落到袁亚非手里。
1998年,戴尔电脑把自己的直复式营销和订单化生产从美国带到了中国,中国客户惊呼,原来电脑也可以按需配置。
2018年,三胞陷入了流动性危机.。一项5580万的资管计划因无法兑付,直接暴露了三胞的资金困局。
始建于1952年的南京新街口百货 (简称“南京新百”)可是南京零售的一面大旗,1993年就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不仅是南京市首家商贸类上市公司,更是“中华老字号”企业。

可放眼四望,一个能“输血”的都没有,昔日明星宏图三胞在2015年走到最高峰后急速下滑,WDM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需求,转而被电商全面取代。

对于普通人来说,对于这些富豪的起起落落倒没有什么感觉。只是那些曾经大火的品牌彷佛在一夜之间消失倒闭时,才会察觉出一丝青春回忆。
当年壮志雄心买下的英国HOF,其实已经亏损了十几年,马上面临破产,袁亚非只是推后了它的破产时间。
90年代遍地商机迅速发家,00年代连锁经营做大做强,10年代兼并收购寻求转型。
但袁亚非之前购买的资产,现在却亏得裤子都掉了。
不过比起年销售额已经做到15亿的空调大王张近东来说,袁亚非显然还不够看。
60岁的袁亚非现在还远没有到真正退休的时间,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仍然被很多人看好。
袁亚非突发奇想,比照着沃尔玛、戴尔和麦当劳,搞了一个“王大妈模式”(WDM),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电脑市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成功到继续成功,袁亚非要做的似乎只有等待。
中国商人买下HOF,这件事引起英国王室的关注和好奇,2015年,威廉王子访华还专门见了袁亚非一面,这让袁亚非更是名噪一时。
2014年开始,赶上了国内企业海外并购的热潮,除了万达、复兴、海航这样的资本大鳄疯狂扫货之外,袁亚非也往自己的“海外购物车”装了很多洋品牌。
之后袁亚非的并购脚步,从欧洲到美国,再到新加坡、以色列,收购也从百货跨到生命健康,从2014年-2017年,仅南京新百旗下的收购案金额就超过200亿,算上其他关联收购,总金额已经超过了300亿。

张近东那几年也在考虑转型,在反对声中,他坚持把苏宁从一家空调卖场变成了家电卖场。
袁亚非又一次成功了。
卖空调可以这么干,我卖电脑的为什么不行?
3
说到从南京起家的大富豪,苏宁的张近东的名气肯定比袁亚非大的多。
买买买,卖卖卖,这六个字道尽了天下生意的本质,袁亚非虽然也买了很多企业,但是到卖的时候,却发现出大事了。
坐拥两家上市公司的袁亚非此时志得意满,他不仅以300亿的身家成了南京首富,也开启了国内国外双线扩张的步伐。

1990年,来到中国的麦当劳,让国人感受了洋快餐的快捷,背后是标准化服务和统一定价机制。
当时南京国企宏图高科对此非常感兴趣,两家最终成功牵手,宏图三胞电脑3C卖场在2000年开出了首店,第一年就卖了5个亿。
消息很快传遍整个资本市场,袁亚非实控的两家上市公司股票开始大跌,三胞的债务危机开始全面爆发了。
2004年6月,国美在香港上市,35岁的黄光裕成了中国首富。一个月之后,苏宁就在深圳上市。
1
太多的富豪都踏着这三部曲,要么迎来新的辉煌,要么就此落袋为安。
眼看2万的创业启动资金只剩下5000,换做一般老板早就着急上火了,但袁亚非却拿这些钱付了10%的定金,直接赊了5万的货。
之后的宏图三胞按照“立足江苏、深耕华东、辐射全国”的扩张战略,到2006年已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地区开出了90多家连锁店。
2003年,当一场突如其来SARS疫情推动了淘宝和京东线上电商的蹒跚起步时,没有人会料到,不到10年,线下的生意就被掀了个底朝天。
5万元的货在一个星期内就被抢购一空,兴奋的袁亚非直接满仓,又拿着5万元赊了50万元的货,紧接着,又是用50万定金撬来了500万的货。
比如说当年火遍江浙沪的宏图三胞电脑大卖场,多少80后在这里配好了人生的第一台电脑。
袁亚非紧急卖掉了自己的3架私人飞机,但收效胜微,他急着出售他严重的优质资产,想要学习万达的老王壮士断腕。
抛开企业转型,袁亚非真正厉害的是通过股权质押收购,然后把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不光刺激股价,还能把上市公司牢牢抓在手里。
视频平台、足球俱乐部、苏宁小店、家乐福一个个都是烧钱的主,苏宁就如同被卷进了漩涡一样无法解脱。
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让袁亚非更是荣誉等身,也一再放大了他的自信和贪婪。
但要是做电脑大卖场,袁亚非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问题——电脑卖场水太深,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大大伤害了消费者的钱包。
毕竟那个时候,线下生意正如日中天。当苏宁张近东和国美黄光裕打的火热时,袁亚非的宏图三胞不仅从南京开遍江苏全省,还开始往华东和华南扩张。
想要做的更大的袁亚非之后没少折腾,可在服装、玻璃行业转了一圈,虽然也赚到了钱,但距离苏宁的差距更大了。
1999年,苏宁在南京城最繁华的新街口开出了第一家苏宁电器,一开业就火爆的景象却极大地震动了袁亚非。
当苏宁靠着全南京价格最低加上免费安装大步发展时,袁亚非花了5000块在南京各大报纸上打上了豆腐块广告,广告语是“三胞电脑大于等于兼容机世界,小于等于全市最低价”。
袁亚非花重金收购来的大健康企业,它们本该有很好的发展机会。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只能靠外界“输血”才能活下去。
它带给消费者的除了价格便宜外,还有专业舒适、放心透明的购物环境。
2
2004年,百年豪华汽车品牌迈巴赫刚刚复活进入中国市场,袁亚非就喜提一台,成了江苏第一位尊贵的迈巴赫车主。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来形容从90年代起家的中国富豪们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所有被点名的公司很快都麻烦缠身,袁亚非也没有躲过这场大风。
一直视张近东为追赶对象的袁亚非很快也有了自己的上市公司,2005年,他从南京国资手中买下了宏图高科的控股权,成了上市公司的实控人。
在创办三胞之前,袁亚非不懂电脑,连键盘鼠标都用不熟练。可“人傻钱多速来”的90年代,却让袁亚非赶上了好时候。
2014年,袁亚非还花了24.8亿,从李嘉诚那里买下了南京地标——南京国际金融中心,然而最后出手时只卖了16.2亿,净亏8个亿。
金融机构的钱没那么好拿了,长期贷款拿不到,三胞只好借起了短期贷款。可这些短期贷款除了根本不足以偿还之前欠下的债务,截至2017年底,三胞集团总负债超过了600亿。
两人年龄相仿,发家的时间也几乎一模一样,不过跟张近东相比,袁亚非发家的路子无疑“野”了很多。
美国监管机构开始调查近24万辆福特EcoSport汽车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缺陷调查办公室9月22日表示,已在20日开始调查约24万辆2018-2021年款福特EcoSport汽车。该监管机构表示,已收到95起消费者投诉,称相关车辆的机油泵可能发生故障,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失去动力。0000比亚迪成为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
根据SNEResearch最新报告,比亚迪已经超过LG新能源,以16.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分别以35%、16.2%、14.5%的份额,包揽前三名。其中,比亚迪期内装机量同比增长115.5%至21.5GWh。本文源自金融界0001冰岛古树茶多少钱一斤 冰岛五寨普洱茶价格
“20年前(2003年)的冰岛自然村,除了山上一些茶树,啥都没有!”,这是2022年春茶季,冰岛自然村原村长张世祥对我们讲述的。大财经2023-03-24 18:32: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