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薛高(从年销2,2亿支,到月销200支,谁还在买,雪糕刺客)
关于林盛创立钟薛高,坊间流传这样一个故事:
钟薛高在200多个城市的40多万个冰柜中投入产品,但这个数量只是伊利的零头。
最后是高定价,有了高配方和高颜值,想要高定价还是难事吗?
2、欠薪、停更、低价甩卖,钟薛高怎么了?-《DoNews》
这个名字的寓意是,打造属于中国人的雪糕品牌,同时雪糕设计的形似瓦片,像“回”字,意为呼应国货兴起,争相回归。
林盛出生在是福建,大学是历史专业,毕业后涉足广告行业,有自己的广告公司,为许多知名大品牌服务过。
林盛瞄准“马迭尔的百年历史”这个宣传点,着力宣传它的悠久历史、宫廷秘方、传统工艺等,各种虚构故事让马迭尔熠熠生辉。
钟薛高曾推出一款名叫“厄瓜多尔粉钻”的雪糕,原料是一种特殊的可可豆,产地只有非洲、南美两地,十分稀少,可谓是万中无一。
虽然钟薛高两次正面回应,声称自己产品符合甚至高于国家产品,网友通过烧、晒等手段判断雪糕的品质是不科学的。
6、卷入欠薪风波,钟薛高苦熬冬天-《派财经》

在王海的视频中,展示了钟薛高一款丝绒可可雪糕,这款雪糕定价18元,成本却只有1.32元,如此暴利让网友大呼自己被割韭菜了。
7、被曝欠薪,钟薛高回应-《齐鲁壹点》
在线上,消费者能看到钟薛高的价格,买不买很自由,买完后悔了还可以随意退掉。
有知情人士称,下半年钟薛高为了省钱,大批裁员,答应离职员工的赔偿金一直没给,就连在职员工的工资也一直拖欠着。
一年后,马迭尔迎来大幅扩张,店铺超过几十家,销售额超过一千万。
如此看来,钟薛高跌落神坛,并非没有缘由。
职业打假人王海发布的一个视频更是把钟薛高推到风口浪尖上。
彼时,线下市场基本都被伊利、蒙牛、八喜、和路雪等知名品牌把持,伊利的市场份额高达19%位居第一,其他品牌也在6%到15%之间,钟薛高面对这些对手完全没有优势。
为了挽回形象,挽救市场,钟薛高在今年3月份推出新品,价格只有3.5元的冰棍产品“Sa’saa”,据说中文名是“钟薛不高”。
本来以高端的钟薛高作为社交货币,定位自己身份的“贵客”们,这一次也抛弃了钟薛高。
专业人士认为,推出这款低端产品是钟薛高最蠢的决定!
从今年8月份,钟薛高的各大账号已经不再更新,仿佛在互联网消失了一般。
据说,林盛还为这个独特的雪糕造型申请了专利,价值不菲。
因为原材料稀少,价格自然不菲,要120万元一吨,并且只能做出两万支雪糕,所以产卖价66元一根。
参考资料:
因为这款售价3.5元的产品会让原本的拥趸们意识到自己真被割韭菜了,钟薛高竟然这么暴利。
虽然钟薛高的天猫旗舰店正常发货,但评论区有不少人吐槽,双十一买到的雪糕,生产日期居然是3月份。
林盛一直强调,雪糕不是高科技,拼的是营销。
还有拖欠合作方费用,在它的官微最近一条微博下,合作方留言要钱,每隔几天发一次,堪称夺命连环催。
想成网红,还有很重要的手段:傍知名大品牌,就像瑞幸傍上茅台,便有了酱香拿铁。
-END-

直到“雪糕刺客”事件爆发,钟薛高才真正重视起来,开始设置单独冰柜销售自家产品。

很快又有网友发帖称钟薛高的雪糕在31度室温下,放置一个小时居然没有全部融化,随后又有网友用打火机烧钟薛高的雪糕,没想到烧不化。
虽然公司有人在工作,但人员稀少,有不少空位,钟薛高的公关负责人已经离职。
请主播带货,请明星站台,钟薛高一样没落下,只为打响自己的名气。
“雪糕刺客”钟薛高把自己作死了?
2018年某天,林盛在国外被人质问,中国有没有好吃的冰淇淋,林盛思索片刻,却不知如何回答。
首先是定价太高。

一支雪糕从生产到销售要经过很多环节,每个环节都要分走一些利润,而钟薛高的价格太高,销量不佳,经销商拿不到应得的利润,就没人愿意陪它玩了。
伊利的终端销售点高达600多万,而钟薛高的10亿营收只是整个冰淇淋市场1600亿规模的冰山一角。
钟薛高宣传产品时称只用特级红提,但产品检验之后发现红提硅谷只有散装/一级,这次虚假宣传导致钟薛高被罚六千元。
钟薛高上次被全网追着骂,还是因为它家的雪糕又贵又难吃。
作者:南星
钟薛高的这种发展策略,真吸引不少拥趸,愿意真金白银为它买单。
3、退租、半价甩卖,跌落神坛的钟薛高经历了什么?-《钛媒体APP》

许多网友都害怕:“烧不化的雪糕,吃到肚子里真没事吗?”

4、钟薛高快被烤化了-《澎湃新闻》
钟薛高也曾玩过这一套。
但自诩高端的钟薛高却把自家产品混在一堆普通雪糕中。
钟薛高在线下渠道卖不动,在线上渠道的销售情况同样惨淡,月销量仅有一二百单。
经历重重波折,钟薛高销声匿迹了一段时间,没想到再次看到它竟然是因为“欠薪风波”。
10月20号,钟薛高突发丑闻“欠员工工资”,许多离职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喊话钟薛高,让它还钱。
有噱头就能吸引人,能吸引到人,影响力就有了。
编辑:柳叶叨叨

但网友丝毫不买账,认为吃钟薛高就是吃卡拉胶,卡拉胶是用来做鞋底的,相当于花高价买皮鞋底吃,经常能在钟薛高的直播间中看到网友刷的评论“烧不化”“皮鞋厂”等。
钟薛高作为快消品,价格贵,可替代性强,溢价高,“网红雪糕”这条路,真的好走吗?
2022年爆发的“雪糕刺客”事件,让钟薛高成为当年的热议话题,不少网友发帖吐槽自己被钟薛高刺到了。
不长记性的钟薛高8月份再被罚三千元,因为宣传“不加一滴水”,配料表里却包含饮用水。
回国后,林盛发誓要做出一款让国人为之骄傲的雪糕,于是便创立了钟薛高。
很快钟薛高进入高速发展期,一年卖出1.5亿支雪糕,营业收入超过8亿,增速高达176%,冠绝整个雪糕行业。

其次是产品销售渠道选择错误。
想起创始人林盛那句话:“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
接下来钟薛高推出一系列高价产品,368元一个的盒装雪糕“杏余年”和“芝玫龙荔”等。

一个偶然的机会,林盛的广告公司与哈尔滨的雪糕品牌马迭尔展开合作,马迭尔希望林盛能帮它走向全中国。
今年7月份钟薛高卷入一起民事纠纷中,被法院冻结了550万元的财产,此外钟薛高对外投资同样惨淡,大部分投资企业也注销了。
网友扒出钟薛高不只“雪糕刺客”,还涉嫌虚假宣传。

其次是高颜值,中式瓦片设计充满历史的厚重和美感,加上极具吸引力的外观颜色,很难不吸引人。
因为定位好、故事好,所以哪怕钟薛高的产品价格不菲,还是有很多人买单。


1、年轻人为什么“声讨”钟薛高?-《燃财经》
有记者探访钟薛高位于上海的总部,原本有两三层办公区的只剩一层,其余几层因付不起房租,早早退租了。
2022年还是风光无限,自诩高端品牌,如今却已经日渐没落。
钟薛高成立伊始便与“人手一个爱马仕”的某书展开深度合作,邀请各大人气博主写笔记推荐,笔记的最高价格能达到一万元。
但在线下渠道,消费者看不到价格,选到高价的钟薛高之后,碍于面子也不好意思放回去,如此就像被人刺了一刀,只能边吃边骂。

此刻,无论钟薛高与林盛如何回应,消费者对它的评价都已大幅下降,许多经销商也减少了进货预算,导致钟薛高的增长率暴降,不及往年的一半。
首先是高配方,普通雪糕的原材料不过是寻常可见之物,而钟薛高专门从世界各地挑选高端原材料,比如新疆的红提、英国的稀奶油、日本的龙井抹茶粉等等。
此故事真伪还有待鉴定,但林盛确实在雪糕行业沉浸多年。
钟薛高这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仅用了4年时间就成为雪糕界的“爱马仕”。曾创下一小时卖出300万支雪糕,一年营收破10亿的记录。
5、被爆“欠薪”,官微官博停更,线下遭“甩卖”……钟薛高怎么了?-《鲁中晨报》
其实从今年6月份,钟薛高在各大批发商手里就不“香”了。
林盛为钟薛高的定位只有九个字:高配方、高颜值、高定价。
8、被骂惨了的钟薛高:创立4年,营收8亿-《直通三农经济》
钟薛高在线下市场打不开局面,是有原因的。
牛刀小试就大获成功,让林盛大受鼓舞。
此产品推出后并没有激起多大的水花,完全竞争不过巧乐兹、蒙牛等老牌雪糕品牌推出的平价雪糕。
在线上大获成功之后,钟薛高开始把手伸向线下,大量招人,全面拓展线下销售渠道。
高端雪糕品牌因为价格不菲,从不与平价雪糕放在一起,而是单独设立冰柜售卖,甚至像哈根达斯还有专门的门店。
品质或价格,钟薛高究竟占了哪一样呢?

这些视频败坏了钟薛高的口碑,网上各种质疑声。
2018年双11,一只卖到66元的小粉钻雪糕15小时卖出了2万支。
针对“雪糕刺客”事件,林盛却回怼“爱要不要”,一下子犯了众怒。
这下彻底掀起网络狂欢,“烧”“烤”钟薛高成为各大博主最热衷的事。
有了成功的营销经验,林盛在2018年成立了自己的雪糕品牌“钟薛高”。
价格大跳水,也卖不动。目前很多经销商都在打折处理钟薛高的产品,原本要十几块钱或者几十块钱的雪糕,现在5元就能买到。
9、“网红”钟薛高,像流星滑落?-《界面新闻》
与泸州老窖合作,推出“白酒断片雪糕”;与娃哈哈合作,推出“少年雪糕”;与五芳斋合作,推出“棕香牛乳口味雪糕”,各种联名玩到飞起。

钟薛高的不诚实,拉低了它在不少消费者心中的评价,但钟薛高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
林盛曾说:“品牌就是熬过时间的网红;成不了网红,就做不好品牌。”

广州地区企业税贷银行产品汇总,助力企业稳固发展!
税务部门和银行合作推出了企业税贷,企业主凭借纳税记录来获取贷款,作为一种纯信用贷款,无需抵押物,有缴税记录即可操作,利息低,手续简单,最快申请当天即可放款,还款方式灵活,非常适合中小微企业,也是中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方式,优势巨大。大财经2023-11-23 13:44:290000全宇制药2022年亏损1625.63万 同比由盈转亏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
挖贝网5月4日,全宇制药(832205)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32,089.27元,同比减少35.7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256,293.04元,同比由盈转亏。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31,787.19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68,109,149.55元。0000从年入2000亿到强制退市,福建知名企业阳光城究竟怎么了
房地产行业景不景气,看高管的年收入上就知道了。在前几年大赚特赚的时候,年收入几千万根本都不叫事,能够被称为“打工皇帝”的职业经理人,个个都是凭“亿”近人。最有名的莫过于碧桂园的总裁莫斌,他在2020年、2021年的年收入分别高达1.33亿和1.92亿。当然这部分收入里面包含股权激励,行情不好时,这部分自然受影响,因此莫斌在2022年只挣了956万的底薪。大财经2023-11-13 16:59:070001美国SEC重奖“吹哨人” 单笔金额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吹哨人”奖金,总额接近2.79亿美元。该机构称,这位吹哨人提供的信息和协助帮助SEC成功实施了相关行动。这笔奖金是SEC在2020年10月发放的1.14亿美元奖金的两倍多。本文源自金融界0000你买的大牌牙膏可能只是徒有虚名?有代工厂人士称知名老品牌只要交钱就能用
每经记者:陈星金喆每经编辑:魏官红不少消费者对知名老品牌有信任“滤镜”,如果你也是其中一员,那在购买老品牌牙膏时,可要留个心眼了。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在直播间、电商平台卖得火热的多款知名老品牌牙膏,可能出自代工厂的生产车间,有些甚至可能来自同一条生产线,只是被标上了不同的品牌名称。大财经2024-01-10 11:09: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