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创优品绿色包装数据存明显矛盾点(供应商考核制度参考维度重叠,ESG年报解读)
分享喜欢
在廉洁管理培训方面,针对新雇员、董事及管理层级别的雇员和门店店员,名创优品均设立了不同类型的诚信合规类课程、定期会议以及线上培训等。
目前,名创优品通过包装绿色化、包装轻量化及包装循环利用等措施,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不过该公司在报告中公布的包装材料使用数据却显得有所矛盾。就购物袋消耗总量来看,无论是纸类购物袋还是塑料类购物袋,在2023财年的消耗量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就不同类型购物袋消耗比例上看,塑料类购物袋的使用百分比同比也增加了4%至74%。因此,从数量和比例上看,名创优品塑料类购物袋在2023财年均有更多消耗,其报告中披露数据存在明显矛盾。
根据名创优品对ESG议题重要性的识别,搜狐财经对其2022年度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详细评价:
该维度下,搜狐财经重点关注名创优品在绿色包装方面的指标所反映出的问题。
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评价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作为一家在海内外100多个地域拥有超5700家门店的消费新零售企业,2023财年名创优品营业收入114.73亿元,同比增长13.8%;经调整净利润达18.45亿元,同比增长155.3%。但从MSCI对该公司的评价来看,其在ESG赛道中的可持续发展表现属于中游水平,并无明显亮点。目前该公司MSCI ESG评级为BBB级,处同业平均水平。该评级机构指其在企业行为、供应链劳工标准、化学品安全方面表现落后于同行,均为社会和治理维度指标。此外,另一家ESG风险评级机构Sustainalytics将其评定为中等风险级别。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出品 | 搜狐财经
本文为“名创优品”篇。


该维度下,搜狐财经重点关注名创优品的商业道德管理。

名创优品净利润增长1.5倍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该维度下,搜狐财经重点关注名创优品的供应链管理。
运营编辑 | 薛苏文
在供应商准入标准的细化方面,名创优品所有供应商均需接受第三方独立审核。此外,在供应商《验厂须知》中,该公司明确了供货商规模、质量组织独立性、设备设施完备性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的审核要求,以核实潜在供货商的履约能力。在供应商监督机制的完善方面,名创优品的考核机制存在可以精简细化的可能。在报告中,名创优品披露每季度会对供应商进行季度考核和分级评定,但在考核维度上,两项考核存在重叠,均涉及质量、研发、交付等多项维度。
10月21日,名创优品发布了公司第二份ESG报告,即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制报告。报告重点披露了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有关ESG的战略理念、管理举措及亮点成效等。


名创优品作为一家拥有众多门店与产品组合的零售企业,包材的消耗量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都很大。名创优品的减排目标是控制塑料袋使用的百分比低于75%。(FY2022:79%,FY2023:66%)

名创优品建立了一系列与商业道德相关的政策制度,如《反商业贿赂条例》、《廉洁自律从业制度》及《投诉举报制度》等,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和雇员行为准则,预防舞弊的发生。

社会责任(S):供应商均需接受第三方审核,季度考核参考维度存在重叠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ESG评级处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管治(G):建立明确商业道德政策制度,廉洁培训分类明确


环境资源(E):绿色包装数据存在明显矛盾,尚未公布范围三碳排数据
ESG年报解读为搜狐财经及价值公司100联合发起的针对各公司ESG报告披露情况的解读专栏。
作者 | 张子豪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在气候变化应对方面,名创优品的产品碳足迹追踪遍布产品全生命周期。由于其产品品类涵盖日常用品、化妆品、IP联名潮玩等,产品自身的碳强度不高,因此理应更重视对供应链的碳排放管理。目前,名创优品更关注反映企业自身排放量的范围一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反映企业从公用事业购买能源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的范围二温室气体排放。但对反映运营和供应链相关的间接排放的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名创优品或尚未建立起可行的测量方式,因此也未能披露相关数据。

资料来源:名创优品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参考上交所《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守则》等文件,搜狐财经迭代完善各行业ESG星级测评体系标准,并以最新标准为依托,以2022年公司ESG报告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公司2022年环境资源、社会责任及公司管治进行了评价。
建亚环保2022年亏损836.94万同比由盈转亏 管理费用增加
挖贝网5月5日,建亚环保(836032)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5,295.48元,同比增长189.5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69,443.13元,较上年同期由盈转亏。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064,839.24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83,858,705.18元。0000伊戈尔:实控人增持公司股份达1%
2023年5月9日,伊戈尔(002922.SZ)公告,于2023年05月08日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肖俊承先生出具的《关于增持股份情况暨后续增持计划的告知函》,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肖俊承先生计划自2023年04月12日起6个月内增持股份数量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1.5%,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000侃财丨压力给到了阿里…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拼多多集团发布了第一季度业绩:实现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58.2%,净利润80亿元,同比增长212%。这数据对股价刺激立竿见影,拼多多美股盘前涨幅已经超过15%。京东此前发布的一季报净利润也超预期,现在压力来到了阿里巴巴这边。大财经2023-05-28 12:50:530000苹果可能正为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活动做准备
苹果预计将在下个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上推出一款混合现实头盔,虽然最初的销量有限,但美国银行表示,这款头盔的推出可能会为令人兴奋的未来奠定基础另一位分析师则认为,苹果公司的前景令人瞩目,因为该公司准备下月初推出混合现实头盔。0000杀疯了!15家新能源车企官宣降价,最高降8万元
作者|李大鹏出品|电动公会从今年初特斯拉降价开始,新能源车企已开启多轮“价格战”,价格比拼从年初一直延续到年底,厮杀也越来越激烈。进入12月,为了年底冲量,新一轮“价格战”正式开打。根据《电动公会》统计,包括比亚迪、小鹏、理想、零跑、智己、深蓝、哪吒、极越、长安启源、南北大众等在内的15家主流品牌纷纷开启“官降”,最高降价达8万元,可见年底车市竞争之惨烈。大财经2023-12-11 15:42: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