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衰退(外贸订单承压,义乌商家,欧美圣诞订单明显减少)
“欧美订单今年少了很多,俄罗斯以及‘一带一路’国家的生意有所增长,整体比去年下降了一些,也比疫情前差。”
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增加产业附加值,提高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另一方面也因为,近年来在美国扶持下,东南亚制造业确实取得了一定发展,加之具备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与中国企业形成了竞争局面。
全球经济下行,市场需求下降,不光中国承压,现在各个出口国家日子都不太好过。
为什么外贸生意不好做了呢?
疫情平息后,今年来自欧美的圣诞订单量不增反降。
以前欧美搞金融,产业空心化后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现在欧美转过神来,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制造业发展,出台各种政策促进制造业回流,另一方面不择手段遏制我们。
换句话说,这种演变背后,也有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以及全球化布局的需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我们具备核心技术,完成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才能摆脱如今的被动局面。
中国外贸产业“性价比”的时代要过去了,相较于东南亚,我们的成本优势正慢慢变得不那么明显。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关税问题,比如美国对我们商品加征高关税,单从关税这一点来说,从东南亚进口商品要能优惠不少,导致中国企业处于被动地位。
无独有偶,同在义乌做圣诞树外贸的朱女士也有类似的感受。
至于订单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人们换车的频率降低,那么汽车制造商就会考虑减少项目开发,或者在新车里使用现有模具可以生产的五金配件,进而导致了订单量的减少。
但现在情况变了,美国加息之下,欧美饱受通胀困扰,导致消费需求急剧下降,市场疲软,商品供过于求。
所以也怪不得义乌的外贸商家感慨欧美圣诞订单减少,因为从整体上来看,今年出口表现都不是太理想。
在这样的关键时间节点,我们对于外贸行业的未来发展,也需要有新的考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警醒:
因此,部分低端产业订单外移,确实有这样的趋势,但我们要进步,就不可能一直干些生产衣服鞋子的事情,这是我们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没必要大惊小怪。


以前欧美过圣诞,义乌生产的各种圣诞装饰品必不可少,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或者更早,都是义乌的订单旺季。
相较于这种低端产业,凡是有技术含量的中高端产业,对上下游的依存度都很高,要想去东南亚,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但关键问题在于,这种变化实际上是持续多年的缓慢的全球区域产业分工演变,而非今年或近两年突然出现或急剧发生的趋势。

只有从低端密集型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发展,才是中国制造、外贸向前发展的出路,现在已经到了赛道转变的关键时刻。
但考虑到今年美元走强,汇率承压的实际情况,如果以美元计价的话,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出口2792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29970亿美元相比,降了6.8%。
坦白来说,今年出口情况确实不乐观。

这无疑加大了我们的挑战,产业链升级、转型迫在眉睫,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内功”修炼好,把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提上来,这才是我们外贸行业的未来。
因此,欧美通胀压力高企之下,这些金主消费不动了,需求下降,中国外贸企业当然也会遇到困难。
像服装、饰品、鞋帽、皮革箱包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东南亚上手也没什么难度,所以在欧美强逼之下,向着东南亚转移并不令人意外。
欧美市场虽然对产品的要求比较严苛,但相对的付款也比较痛快,利润上相对更可观。
义乌来自欧美的圣诞订单减少,根本原因还是这些产业缺乏技术含量,人家想做就能做,欧美想从哪买就从哪买。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中国外贸人最喜欢做的,就是欧美的生意。
今年外贸承压,外因在于全球经济不景气,需求下滑,内因在于我们制造业转型,产业升级。
比如来自东莞的某高精五金模具制造商,在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提到,他的客户主要来自欧美,其中包括一些汽车制造业巨头,今年接到的订单同比减少了30%,连询价的企业都少了一半。
写在最后:
可今年欧美圣诞订单明显减少,什么情况?难道真的放弃中国制造,转向东南亚了吗?

今年义乌的欧美圣诞订单减少,出口表现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是贸易战之下,确实有部分订单流到了东南亚。
以苹果为例,虽然苹果一直想摆脱对于中国制造的依赖,把产业链搞到印度、越南,但口号喊了好几年,进度却十分缓慢,东南亚充其量只是做一些组装工作。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来自义乌的外贸商家徐先生,主要做一些圣诞季相关饰品生产,他表示“客户拿货量起码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
一言以蔽之,就是订单量、利润都少了,市场比预期中更疲软。

也正是因此,义乌的欧美圣诞订单,这种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品受到的影响就会比较大,这也是我国产业链升级带来的必然结果。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以人民币计价,今年前10个月,我国出口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0.4%,其中10月份同比下降了3.1%。

如果继续做服装、做帽子、做饰品,将来就只有压缩利润空间,打价格战、正面“拼刺刀”这一条路,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
与此同时,朱女士还提到,虽然今年外商能来线下面对面采购了,但人来得多,订单量却没提上去,而且“因为行情不好,价格压了又压”,所以利润也并未因为海运费和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有所增长。
世纪天鸿涉人工智能股价月涨2倍 净利10年止步不前净利率8%徘徊
牵涉人工智能,世纪天鸿(300654.SZ)股价暴涨。K线图显示,今年4月11日以来,世纪天鸿的股价从最低7.17元/股飙涨至最高21.83元/股,区间最大涨幅204.46%。世纪天鸿的股价为何大涨?5月8日,深交所向世纪天鸿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核实是否具有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近期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是否发生重大变化。0006为什么没有北瓜 神回复为啥没有北瓜
年前为何需将南瓜扔(七星桥上的作品)年前,除夕,忙碌着的爱人将才吃了一半的南瓜,用塑料袋装了起来,放在阳台上。我以为,是暂时放起来,待年后吃。爱人又忙碌了一会,对我说,将阳台上的南瓜和门外的几袋垃圾,一块扔扔到楼下垃圾桶里。我一怔,疑似听错。爱人看着我一副“茫茫无知”的样子,笑了笑,又重复了一遍。大财经2023-03-22 19:40:320000多地优化调整房地产政策,市场反应如何?记者现场探访
9月以来,全国已有超过66个省、市、县出台房地产调整优化政策,出台政策频次加快,从降首付、降利率、落地“认房不认贷”,到部分松绑或解除限购,市场反应到底如何呢?01北京房地产市场呈现温和回暖态势我们先来看北京,自9月1日正式宣布落地“认房不认贷”政策以来,至今已有一个多月时间,记者走访北京市场发现,政策面和市场面变化带来的利好正在持续显现,楼市显示出温和回暖的态势。大财经2023-10-10 11:42:020000皇氏集团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全产业链扎实推进
本报记者李雯珊见习记者解世豪5月18日,皇氏集团召开了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会上,皇氏集团管理层就投资者关注的业绩增长、发展战略、光伏领域布局等问题展开了交流。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