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又出新招(卖旧买新,直接发钱,2024年可以上车了吗)
这样的判断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只看到了供应量,而没有考虑到存量,则显得过于片面。
所以我们说的回暖,是地产回到一个理性均衡的态势中,按照万科董事长郁亮的说法,是房地产的新开工规模保持在每年10万亿㎡左右,这主要是从城市化率和城市更新规模来测算的。
所以楼市必然稳字当先,房价可能会回撤,但绝不会跳水。这也就决定了刚需群体想要上车,还是有一定难度。
各地的具体政策和支持力度并不相同,但目标却高度统一,瞄准的都是改善型客户。为啥呢?


现在鼓励改善,帮助这部分人出掉手中原有的房子,让他们有钱去换房,这比鼓励没钱的人想办法买房要靠谱很多。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如果真的有购房的需求,选择在此时上车也算合理,只是不会有太大惊喜,当然也不会有什么惊吓。
2022年11月,房地产行业迎来久违的政策松绑,其后2023年全年,救市成为地产行业的主题。
过去的一年,大家关于房地产的看法都有所改变,2024年已经到来,今年的政策还会有什么大招,楼市会不会回暖,今年能不能买房?
在刺激刚需和引导改善之间,我们看到政策的选择,让有钱人去花钱,释放改善的需求,只有如此才可能稳住楼市。
然而面对眼花缭乱的利好政策,购房者表现出出奇的冷静,房子的价格和销量也一再走低。
是回到涨价去库存的波澜壮阔,还是回到一个理性均衡的状态。
首先我们政策所有的内核其实就一个字,稳。这个稳不仅要稳市场,还要稳价格。
所以2024年甚至到2025年,房地产市场依旧是“量大管饱”的,担心房价上涨的人可以歇一歇了。
事实上沈阳的政策并非国内首创,在沈阳之前全国已经有20多座城市推出“以旧换新”的政策或活动,支持购房者卖了旧房买新房。
并且这两年民营开发商雷声不断,保交楼成为所有开发商的头等大事,在2024年这个主题依旧不会改变。

有人看到2023年开工面积下滑的如此厉害,便推断2024年的供应量会大大减少,房价必然会迎来一波上涨。

对于这个问题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答案,去年楼市发生的一切早就告诉大家,房地产火爆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
尽管100元/㎡的补贴,相对于12000/㎡的均价并不算多,但是从限购到补贴,政策180度的转向说明房地产的下半局已经开始。
郁亮作为业界的大佬判断无疑是科学的,不过在他的这番话里面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预计2023年新开工面积只有6.6亿㎡左右。
叠加整个社会消费观念的转型,大家在花钱这件事儿上越来越保守,想让刚需群体拿出一大笔钱买房,已经变得愈发困难。
所以我相信接下来的一年中“以旧换新”的政策会越来越多,政策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与刚需群体相比,改善群体手中至少有套房子打底,并且在房地产高速发展的年代,也吃到了相应的红利。
这意味着开发商在投资方面的已经跌到冰点,这样的寒意无疑是从销售端传导上来的。
也就是说,即便现在全国开发商都不拿地盖新房了,我们还有50亿㎡出头的房子要消化,全国人民每人大概要消费3㎡。

近日,沈阳房产局官网公布一则消息,截止到2024年3月31日,卖了旧房买新房的市民可以拿到100元/㎡的补贴。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确的什么是回暖?
如果房子的价格出现大幅缩水,恐慌性抛盘大量增加,那无疑意味着楼市的崩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在所难免,这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情况。
根据新浪财经的测算,2023年前10个月,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有6.5亿㎡,已开工未售的达到了42.6亿㎡,如果算上拿地还未开工的,这个数字达到了恐怖的51.1亿㎡。

如果没有需求,仅仅是想投资或者实现资产保值,此时的房地产并不是最好的标的,暂时留着现金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房地产的下半局要开始了。
#实话实说#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谈回暖明显为时过早。只有楼市的风险基本出清,保交楼的问题基本解决后,楼市的回暖才可能真正开始。
前面我们已经解释了房价为啥不会大幅下跌,所以综合来看2024年房价基本会趋于平稳,即便有波动也不是大幅度的跳变。
在天津买房,休想骗我出外环!
36年前,天津这片土地上,出现一个圈——外环线!一条70公里的道路,从此成为城市建设的“地理标尺”。也成为买房人心中“隐形的铁丝网”。“休骗外!!!”这句话似乎从未消失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注解。站在当下,我们要高声强调:买房回归外环线,正当时!表面看,回归外环线,是一种本能。因为发现“外面不安全”,要寻找“避风港”。得承认,不少环外的新区,兑现速度慢,在卖半成品。大财经2023-07-18 12:22:380000诺博教育股东夏勍增持56.46万股 权益变动后直接持股比例为55%
挖贝网5月9日,诺博教育(835983)发公告称,2023年5月8日,信息披露义务人夏勍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增持挂牌公司股份564,600股,本次增持后,夏勍拥有的权益比例从51.7661%变为55%。0000科创板上市变难了吗?
科创板上市企业明显减少,一方面因为部分企业2022年业绩出现压力,难以满足上市条件;另一方面,科创企业成长需要时间,目前缺乏可以申报的成熟的硬科技企业文|《财经》记者张欣培编辑|杨秀红2023年初,A股正式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IPO(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正发生变化。大财经2023-06-01 02:09:560001zf是什么意思 暗语zf是什么
常识介绍在说各个变速器届的大神厂家之前我们先一起了解些AT、DCT、CVT变速器。AT变速器对于AT来讲,虽然源自美国,但美国AT发展确远不如日本和德国!AT变速器日系有爱信,德系有采埃孚!爱信主要遍及6AT变速器,在40万以下车中,都可以看到6AT的影子,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不过更严重随着8AT/9AT的普及,6AT在中高端车领域被取代!大财经2023-03-23 22:11:3900069容知日新(688768.SH)发布一季度业绩,净亏损1975万元
智通财经APP讯,容知日新(688768.SH)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5717万元,同比增长44.22%;归母净利润亏损1975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76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36元。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