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让人生气了(凭空编出1,17亿利润,圈走股民8个亿)
凭空编出1.17亿的利润,然后圈走股民8个亿,实在是太气人了。
思创医惠目前已处于无实控人状态,在A股,一个上市公司,居然没有股东愿意去谋求实控人的位置,这恐怕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
而现在,俞国骅早就不在十大股东名单里了,路楠持股还剩7.26%,可以想见,思创医惠的原始股东们这些年来套现有多么疯狂。
怎么说呢,归根结底,一切的根源还是在于证券市场的既有制度太宽松了,人性本来就是贪婪的,尤其在资本市场,更进一步放大了贪婪的欲望,强度不足的处罚,不仅无法形成震慑,还可能变成一种鼓励。
这个定性,应该远比思创医惠的严重得多,但是处罚却显得轻描淡写,上市公司仅罚款930万,也就是募资金额的1%。
思创医惠在2021年成功发行了8个多亿的可转债,所谓可转债,就是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名字虽叫“债”,但又不是债。
公开资料显示,这三人早在2021年就辞职了,而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时效期限是两年,以2024年来算就超过两年的时效期了,按照规定就不能再追究处罚了。
当然,所有坏事都是人做的,除了公司,操盘者肯定也得罚,于是,对实控人章笠中罚款500万,同时禁入证券市场10年。
*ST美商2019年增发募资9.3亿,而作为募资依据的三年财务数据都造假了,2023年7月,证监会在处罚决定书中给出的定性是“构成欺诈发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证监会下达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里,相关责任人除了章笠中,还有时任副董事长、财务总监、董秘,如今最终的处罚决定书里却没有了这三个人。
再回到思创医惠,董事长章笠中只是打工的,收益最大的两个创始人几乎都已经清仓离场了。
如果说这三个人是无辜的,那所有事情就是董事长章笠中一个人干的,一个董事长,包揽了财务造假的所有环节,显然是不可能的。
实际上,这三人最终免于处罚的原因可能与时效期限有关。
其实,相比之下,思创医惠这个处罚都算重的了,曾经连续造假了9年的*ST美尚才是更让人一言难尽。

行政处罚书中的定性是“公开发行文件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按照募资额的10%进行罚款,于是,思创医惠罚款8000万。
实际上,从以往经验来看,大家都愿意转股,一直持有债券到最后的人其实相当少,也就是说,发行可转债就相当于上市公司做了一次新股的发行募资。
A股股民的信心恐怕已经跌到极点了,有些东西,是该到了大升级的时候了。
根据公告,2019年虚增利润3300万,2020年虚增利润8400万,主要是通过与外部公司合谋开展虚假业务形成的。

近日,上市公司思创医惠重大财务造假之事尘埃落定,证监会给出的处罚结果估计不能让所有股民满意。

募资8个亿,罚款8000万,还赚了7.2亿,或者换个说法,只是少赚了8000万,账面来看是怎么都没亏。
这肯定完全合法,但不合法的是,思创医惠在募集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严重造假了。
2015年时,思创医惠的两个最大股东分别是路楠和俞国骅,其中路楠持股33.58%,俞国骅持股21.5%。
换句话说,就是主观故意的,为了美化财务数据,以提高募资成功率。
雨后春笋的意思 雨后春笋是什么寓意
1.和风细雨:暴风骤雨A.年富力强:风烛残年B.如沐春风:如履薄冰C.耀武扬威:扬眉吐气D.雪中送炭:落井下石【答案】A【解析】题干逻辑关系:和风细雨指的是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暴风骤雨指的是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二者是反义关系,且“和风”和“细雨”是并列关系,“暴风”和“骤雨”是并列关系。0000哈尔滨城投集团15亿元公募债更新至“已反馈”
观点网讯:5月6日,根据上交所信息显示,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更新为“已反馈”。观点新媒体获悉,上述债券发行人为哈尔滨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发行总额为人民币15亿元,债券品种为公募,承销商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债券项目已获上交所更新反馈,受理日期为2023年3月15日。本文源自观点网0000飞机上可以带烟吗 飞机上能用蓝牙耳机吗
乘坐国内飞机带烟,不同的乘客,可携带数量不尽相同:1、普通乘客,跨地(市)携带香烟不得超过50条(1万支);2、办理烟草携带证的乘客,可以携带不超过250条(5万支);3、行李重量、包装规格要符合航班的运输要求,香烟跨地(市)运输,主要受国家烟草专卖局监督管理。大财经2023-03-23 05:06:220000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了。今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困难和挑战不小,针对性的政策也出了不少,效果也在逐渐显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非常重要的就是要为明年的经济发展来定调。怎么看今年的这场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来的重要信号?明年的中国经济各个方面该怎么办?《新闻11》连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一起关注:2024年中国经济,如何定调?大财经2023-12-13 15:09: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