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家家七八个孩子都能养活(网友回答很残忍,那是剩下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网友站出来分享自己的故事,令很多不了解情况的年轻人大开眼界,原来父母能长大全靠命硬!
这对夫妻身亡后,他们的8个孩子只得交给孩子的伯父伯母,伯父伯母本身也有2个孩子,这下得同时养育10个孩子,身上的担子可想而知,好在当地政府帮忙给几个孩子申请了补助,一直到他们成年每个月都将收到1200元。
与之相对应的,2022年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也有网友反映,以前孩子太多家里养不起,干脆送几个出去,等孩子长大后再接回来,特别省事,说不定以前每个村里的傻子就是因为生病治疗不及时才变成这样的。
当然有,2021年江西一对夫妻在洗澡时意外身亡,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他们还有8个孩子,在现在这个社会敢生8个孩子,不是有钱就是太穷,这对夫妻属于后者,他们生下8个孩子也是因为想有个男孩,直到他们去世之前,最小的孩子才9个月。

在年轻人不愿意生养孩子的大背景下,有没有家庭仍然保持长辈的生育习惯呢?



现在养孩子,除了新手父母,双方的父母也会帮忙,最多的时候一个婴儿能对接6个大人,婴儿就是3个家庭的宝贝,尤其是隔辈亲的长辈,更是一味宠爱。



因此,年轻人才说现在生孩子养不起,而孩子不是物件,他需要持续成长,甚至用上大半辈子,如果将这些时间、精力空出来用在自己身上,比养孩子要划算多了。

如果是女孩,偏远地方的父母并不想让她们读太多书,当时社会给女孩的定义仍然是早早嫁人生子,这被视为女人的最终结局,一旦到了一定年纪,女孩的父母也会想着将她嫁出去,到了年纪不嫁人就会变成老姑娘,村里人也会说三道四。

长辈养活孩子,说是养,其实重点在活,虽然以前确实缺医少药,但主要还是家长们对养活孩子的态度出奇一致,孩子生病全靠自身免疫系统在抗,孩子哭闹不怕打一顿就好或者放在一边,主打一个哭累了就不哭了,如果孩子发生什么意外夭折,家长也不会多么伤心,因为不止一个孩子。
2022年《中国生育成本报告》统计,如果将10后这一代人养到18岁,平均成本预计为48.5万元。
除了养孩子的成本增加,最根本的原因也在于年轻人接受了更多教育,他们对养活孩子重点也从活转移到养,这个养,是培养,是精心呵护,是重新养一遍小时候的自己,总结来说要养好,再按照以前长辈的养法,自然行不通。
这样一直到孩子成年,如果是男孩,按照现在的房价刚毕业是买不了房子的,父母需要给他准备婚房、彩礼,每个地方的要求都不一样;如果是女孩,就算不用准备房子也会准备一些钱用作陪嫁。


一般来讲,男孩很少会遇到这样的待遇,即便是穷苦人家,也会留下男孩传宗接代,在这些还保留传统思想的家庭里,女孩生下来就是给别人家养的,迟早会嫁出去,更别提给父母养老,所以,女孩是被放弃的一方,男孩是值得培养的一方。
当孩子长大后,面对这个越来越卷的社会,一般父母也会在课外时间给孩子报兴趣班,将来也多条出路,兴趣班根据种类不同,价格也不同,拿钢琴举例,除了每节课老师教导固定的支出,还要算上买钢琴的价格,参加考试的报名费,调琴的费用,到兴趣班的路费等,保底价格5万起步。

现代人为什么不愿意生那么多孩子?

文丨看今朝

以前家家户户养七八个孩子是常态,现在养一两个孩子也是常态,有人觉得以前的生活虽然不富裕但更幸福,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反而难养,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幸福与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从孩子还没出生之前,作为负责任的父母,他们会选择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以便孕育出更健康的孩子,确定怀孕后,准妈妈会到医院做一系列检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状态,整个怀孕期间,都是渐渐添置婴幼儿用品的时间。
相信很多被催生的年轻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比起长辈能生那么多孩子,现在人只生一两个确实不算多,而且那么多孩子都能养活,这一点令很多人好奇,长辈们到底是怎么养孩子的?



孩子的奶粉、奶瓶、尿不湿、衣服、婴儿车.......这些东西都需要用心准备,消耗品更是花费甚多,根据网友分享,光奶粉钱一个月少则1000元,多则4000元不等。
至于怎么将七八个孩子养大,这是一个学问,在现代有专门的育儿师,在以前长辈们并不担心,因为第一个孩子会承担半个父母的职责,当父母出门干活时,老大负责照顾底下的弟弟妹妹们,帮忙换尿布、洗衣服、做家务、喂鸡养鸭......这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的来源。
“以前家家户户生七八个孩子都能养活,怎么只让你生一两个都不行呢?”
长辈们到底是怎么养孩子的呢?
你觉得一般家庭要几个孩子合适呢?

编辑丨看今朝



低出生率和高老龄化率,是老龄化社会的重要标志,原来我们引以为傲的人口红利,早已经不复存在,对此,不少专家建议鼓励生三胎、四胎,只是现在的年轻人却用实际行动回复:生不起!不想生!

得益于以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注意,这里的后并不包括女孩,只有男孩才算后),以前家家户户娶妻一定要生孩子,而且能生多少就得生多少,毕竟多子多福,家里也能多个劳动力,有些地方的惯例是5个男孩2个女孩就是生孩子最好的比例。

2022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低于全年1041万的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0.60‰,全国人口141175万人,较上年减少85万人。2023年即将过去,根据预测,2023年新生儿人口数量将跌破800万大关。
先不说提前查看婴儿性别是违法的,以前也没有现在的医疗条件得知是男孩还是女孩,一般只有等生出来才知道,有可能一连几胎都是女孩,也有可能一连几胎都是男孩,这时候为了维持男女比例,也为了“不浪费口粮”,生下女孩的家庭会选择将女孩捂死或者扔了,有些地方还有专门弃婴的地方。
有一位网友是这样说的:那时候的孩子哪里是养大的,明明是死剩下的。

关于教育,那时候的长辈对孩子的期望其实并不高,一般家长要求孩子会识字就行,这样方便干活,如果孩子不想读书,就回家帮忙分担家务,或者外出打工,真正能考上初高中或者大学的很少,当然这样的孩子出来之后也更有出息。
“年轻人的大玩具”为什么卖不动了?
文/陈昊星冬至入九,天气寒冷。摩托车市场也迎来“冬季”。据中国摩托车商会数据,今年1至10月,摩托车产销量分别为1653.74万辆和1619.59万辆,同比下降9.17%和11.81%。其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排量>250cc)产销43.69万辆和45.11万辆,同比下降11.2%和9.85%。作为“年轻人的大玩具”,摩托车为什么卖不动了?大财经2023-12-28 10:31:480000山东:港口、机场管理集团成立,能源、高速集团重组,下一个是谁
在最近几年,山东省在省属国企方面的大动作不断,尤其是在2019年、2020年间的新增、重组、扩员等调整方式一个接一个。例如原山东能源与原兖矿集团的重组、山东港口集团成立等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除了这两大动作外,山东高速集团与齐鲁交通集团的重组也曾是一大热点,山东机场管理集团的“扩员”行动虽然相对低调,但动作也相对不小。大财经2023-04-16 20:16:350000上海楼市,正在抛弃310
上海楼市大揭秘:老310的辉煌与抛弃,新上海人的崛起与争议**观念碰撞的上海时光**上海,这座繁华的城市,正悄然发生着一场时代的碰撞。在老310地段,曾经的“上只角”、“下只角”如今在新上海人的眼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跟随我,一起揭开上海楼市的神秘面纱,感受老310的崛起与沉寂,品味新上海人的崭新视角。**1.老310:见证上海最差的样子**大财经2023-12-04 19:33:410000万达集团真正老板是谁 中信集团背后四大家族
“振新中华!”年仅12岁的王思聪被父亲送上了去往英国的飞机。记忆中总是忙得不可开交的父亲罕见的露面,拉着自己的手,语气颇为严肃的说了这四个字。年龄尚小的王思聪自然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他只知道自己似乎再一次被父母抛下了。2岁时就被父母送去寄宿学校,十天半个月才能与家人见上一面,这让王思聪从小就没受过父母的爱。大财经2023-03-23 23:11:15000212华星控股(08237):贺丁丁及吕天舜获委任为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APP讯,华星控股(08237)发布公告,贺丁丁及吕天舜已获委任为新执行董事,自2023年5月2日起生效。黄俊雄及赵公直已获委任为新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5月2日起生效。谭美珠、陈慧琪及刘璐已获委任为新独立非执行董事,自2023年5月2日起生效。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