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90,的消费者,都养不起2,0L以上排量的发动机)
一方面是车辆购买成本较高,3.0T车辆目前的定价基本上都在40万以上,这已经是小部分人才能触及的高度。
没错,过去十年内燃机的发展方向是典型的小型化、小排量、高技术含量发展路线,用四缸发动机代替了过去的6.2L发动机。
绝大多数车主追求的绝对不是情怀,而是落到实地的使用感,目前的2.0T发动机已经能够保证性能、可靠、油耗的完美均衡,更大排量的发动机自然没必要。

进化到电气化方向则更加可怕,AMG C级所使用的2.0L配涡轮、电机的方式,只用48V就让四缸机跑到了4.7秒的成绩,虽然少了两个缸,但加速成绩和3.0T是一样的。

当然,即便是富有的消费者也开始逐步放弃所谓的大排量情怀,因为目前的内燃机技术不再需要大排量支撑。
对于当下的消费者来说,让你20万预算买到一台加速跑到7秒左右的燃油车,就是核心技术升级之后的普惠表现,如果放在十年前的内燃机时代,这个加速成绩在10秒之外。

AMG C43所搭载的3.0T发动机的加速成绩是4.7秒,只是比6.2L V8的发动机慢了0.5秒,但排量直接砍了一半,收益是巨大的,另外车船购置税、保养、油耗都要更经济,并且可靠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但这种声音从没有在消费层面上得到过验证,事实上,绝大多数消费者仍然是围绕着小排量发动机徘徊,尤其是以沃尔沃XC90为节点的2.0T发动机入侵旗舰车型开始,一部分定价超过50万的高端车型也开始装备2.0T发动机,这意味着大排量发动机彻底失去了发展机会。
冷静分析,单单是所谓的“大排量情怀”,每年就需要多花一万元左右买单,的确是有钱人的大玩具。


另外,老的V8发动机技术老旧,其实设计、制造难度并不高,今天最具有技术标签的是小排量内燃机,低摩擦、大口径涡轮、热效率表现都要更好。
另一方面,日常维护保养成本非常高,以3.0T引擎为例,每年车船税3000元,综合油耗稳定在12-15L左右,单次保养费用也会在2000元左右。
有人说,V8是情怀,是经典,是声浪,是代表不屈的精神,其实就是典型的自我PUA,V8发动机存在诸多问题,大排量发动机的确看起来更诱人,但老的V8车型绝对是很多人消费不起的,每年的使用成本要比直列四缸发动机高出数倍。
过去聊大排量发动机,是因为当时的涡轮技术不够成熟,想要提升动力表现,必须要通过更多的缸数来提供大马力和大扭矩。

以目前的燃油车销量排行榜来看,TOP100车型中,发动机排量超过2.0L的车型只有一款,那就是丰田还在销售的2.5L内燃机。
原因很简单,对于更多消费者来说,2.0L以上的排量使用成本太高。
事实上,50万以内的所有车型,想要找到2.5T、3.0T发动机难度非常大,只有一小部分车型还在使用3.0T发动机,并且是以进口车为主。
伴随着涡轮技术的成熟,在进化的过程中直接砍掉了两个缸体,目前成熟的3.0T发动机,以奔驰本家的AMG 3.0T发动机为例。
以经典的奔驰M159为例,6.2L V8发动机,500Ps左右马力,能够让一台AMG C级车跑到4秒左右的成绩。
从现在的视角来看,这样的成绩并不快,但却需要6.2L的8缸内燃机来推动。
网上总有一种声音,大排量引擎才是发展王道。
海航投资陈英杰、吴陆鸿等时任董事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观点网讯:5月5日,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公司时任相关人员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海航投资于2023年5月5日收到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关于对陈英杰、吴陆鸿、张伟亮、杜传利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0000猫抓老鼠?性能暴降 价格攀高的“中国特供”芯片,为何还有人买
近段时间,英伟达和美方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猫抓老鼠”的戏码,你抓我就躲,你躲我就堵,互不让步!这场猫鼠游戏下,中国市场则是唯一的“看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都知道,在美修改了芯片规则后,英伟达并不“老实”,在允许的条件下,打造了“中国特供”芯片,继续向中国市场供应先进AI芯片。但这一举动相当于“打”脸官方,所以说,老美升级了芯片规则,将英伟达“中国特供”芯片也加入到限制供应的范围内。大财经2023-12-11 12:24:540000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债权国!借债收不回怎么办?看看美国就知道了
#时事热点头条说#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债权国,仅美国就欠了中国8000亿美元。高峰时期,美国欠中国1.3万亿美元。除美国以外,俄罗斯、阿根廷、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委内瑞拉以及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均欠中国巨额债务,累计金额超过万亿美元,折算成人民币也超过了7万亿,相当于人均借出去了5000块钱。大财经2024-01-09 14:04:530000强省会崛起!第八个2万亿城市,来了
文|凯风2万亿GDP,正在成为城市竞争新起点。日前,武汉市两会透露,预计全年GDP增长6%左右,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城市能级跨越提升,武汉发展站上了新的起点。作为首个迈向2万亿大关的中部城市,武汉GDP总量力压长沙、郑州、合肥等省会,稳居中部第一大市之位。大财经2024-01-22 14:19: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