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GDP增速目标5(左右,市发改委,巩固稳中向好态势)
北京坚持“五子”联动形成叠加效应,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城市治理和民生保障水平。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吴兴发
在经济增长指标安排上,兼顾需要和可能,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5%左右。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目标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稳定预期、提振信心的需要;二是实现就业、居民收入等重要民生目标的需要。5%左右的增速为城镇新增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提供支撑;三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四是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衔接的需要;五是符合经济运行态势,具备实现可能。2021年和2022年受疫情影响,经济年均增长4.7%左右,2023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实现5.2%的增长,2024年将继续巩固稳中向好态势。不过,5%左右的增长仍然具有较大挑战性,完成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紧扣“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城市公共服务、治理水平和宜居品质稳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28.1万人。围绕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新增2岁至3岁托位超过60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3%。优化义务教育资源布局,新增中小学学位3.8万个。新建各类养老护理床位6232张,新增养老助餐点243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232个。
今年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
“五子”联动形成叠加效应
今年,北京将加力推进协同发展、扩大内需、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绿色发展、改革开放、改善民生、城市治理等八个方面工作,重点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经受住多重考验,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超过4.37万亿,与全国增速持平。就业、物价、收入等宏观指标运行良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4%,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2%、与经济增长同步。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保持全国省级最优水平。
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
推动在京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在轨运行、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第二批市级机关陆续搬迁副中心、京津冀三地联合绘制完成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等,经济整体回升向好,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速,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约42.9%。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200亿元,“新工体”等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建成投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一圈一策”完成15个重点商圈品质提升,新增864家品牌首店,文旅消费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的意见出台,完成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任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
北京将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加自觉把北京发展放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考量,重点在推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城市副中心发展、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平原新城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回顾过去一年,北京市承担了多项国家重要任务,开展了不少夯实基础的工作,取得了不少重要节点性成果,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关于北京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报告”)提请大会审议。计划报告显示,2023年经受住多重考验,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超过4.37万亿;展望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目标为5%左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北京完成5.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和200万吨蔬菜生产任务。农业中关村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自主培育的种禽出口非洲、实现我国种禽出口“零的突破”,国家农业创新港获批。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今年,北京市还将新增1万个普惠托位、2万个中小学学位。推动紧密型儿科医联体向基层延伸,建设15家母婴友好医院。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240个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新增养老助餐点300个。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先行试点。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万套。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建设更加安全韧性的城市。
虽然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还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总体来看,仍有诸多有利条件。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加快显现,产业升级厚积薄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空间深度拓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这些都为北京经济发展提振信心,释放动力。
华夏星光2022年净利7076.55元同比下滑99.94% 管理费用较上期增加
挖贝网5月5日,华夏星光(870693)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973,910.33元,同比增长0.0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6.55元,同比下滑99.94%。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4,382,580.69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4,051,367.03元。0000西安财经大学怎么样 西安财经大学厉害吗
在写满了历史的古城西安,位于翠华路的西安财经大学的翠东校区,恰如在岁月中蒙尘的碎片。恍然如梦间,这座43亩的老校区,现已破茧成蝶,焕然一新,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地标——西财大曲江创新创业园·翠华里。老校区改造让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大财经2023-03-25 00:42:240000解码好特卖:做想省钱年轻人的穷生意,销售额三年暴增至百亿
临期食品行业“龙头”——好特卖,是在危机中诞生的。2020年,做尾货批发的顾晓健和做食品供应链生意的范智峯都遇上了库存积压危机,两人合计清仓甩卖尾货,卖完就散伙。没想到消息一出,便利店外排起了长长人龙,日销量达8万多元。大财经2023-12-28 20:05:580000国能岳阳电厂年内两台机组将如期投产发电
连日来,位于华容县东山镇的国能岳阳电厂施工现场,运输物料的货车来往穿梭,高耸的塔吊运转不停。项目方克服高温等困难,开足马力加速项目建设,年内两台机组将如期投产发电。国家能源集团岳阳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工程技术部主任马栋大财经2023-08-12 09:55:3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