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什么意思(有教无类怎么理解)
译文:7.7 孔子说:“凡是十五岁以上恭恭敬敬行了拜师礼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再次,教师要扬长避短,正确对待犯错误的学生,这也是“有教无类”的应有之义。在这一点上,孔子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当时有一个叫“互乡”的地方,可能这个地方民风不正,外人都难与这里的人打交道,这样的习气自然也会影响到这里的孩子,但其中有一个小孩儿却主动去见孔子,大概是要拜孔子为师,孔子按照礼节接见了他。学生们都疑惑不解:老师您不是常教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吗?为什么要与这种地方的人为伍?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事实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人人皆可为尧舜”的乐观教育信念,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今日之中国,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做为教师,首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施教下,将来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文/王营
7.29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与他们交流,但该乡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很疑惑。孔子说:“我是赞同他的进步,不是赞同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自好以求进步,我们要肯定他这种改过自新的行为,不要死抓住人家的过去不放。”
《论语》教育智慧:有教无类,人人可教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15.39 子曰:“有教无类。”
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可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将学生人为地分成三、六、九等;不可过分偏爱上等学生,忽视甚至歧视中下等学生;更不可因“位”、因“财”施教,对领导的孩子、富家子弟偏爱有加,对平民子弟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要认真贯彻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
有些教师埋怨自己所教的学生头脑笨,基础差,事实并非如此,是我们的教育还没有真正下到功夫。事实上,5%的智力超群的学生,几乎不用教师下太大的力气,需要下力气的正是那90%的学生。能把“好”学生教好,这不算教师的本事,能把所谓的“差”学生教好,才更能体现一个教师的能力。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从政的资格。到了孔子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仁政”的政治思想。
感悟:这三章是孔子对他“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具体阐述。关于“束脩”一词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解释为“十捆腊肉”的学费,有人解释为“束带修饰”的拜师礼节,汉人郑玄将其解释为“十五岁”以上,比较符合当时的实际,孔子就是“十五而志于学”。当然,十五岁拜师时可能要交点学费,要行拜师礼,因为孔子毕竟是私人办学,要靠学费养家糊口,但学费绝不是“十捆腊肉”那样昂贵,如果是这样的话,颜回就可能交不起学费,成不了孔子的高徒,这就有违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论语》感悟(一三四)


15.39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其次,教师不可过分渲染学生的差异。孔子承认学生之间无论在智力水平,还是人格修养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把学生分为三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但据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这种差异的比例是非常之小,在100名学生中,只有5%左右的学生智力超群,5%左右的学生智力水平稍差,另外90%学生在某些方面都是可造之才,正如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所言:“只有提供适当的先前和现实条件,几乎90%以上的学生都可以成才”。孔子也承认“中人”占大多数。
原文:7.7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于是,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意思是不管贵族还是平民,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在他的学生中,既有一天只吃一顿饭、死了买不起棺材的颜回,也有富可敌国的子贡;既有出身寒微的仲弓,也有地位显赫的鲁国贵族孟懿子。孔子弟子三千人,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孔子义正辞严地告诉学生:“我是赞同他的进步,不是赞同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洁身自好以求进步,我们要肯定他这种改过自新的行为,不要死抓住人家过去的错误不放。”是的,人总是要犯错误的,成年人尚且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何况是一个孩子?学生只要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下决心改正错误,当老师就不要老是抓住他过去的错误不放,而应当给予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与其他同学一视同仁,这是对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要求。
国内绿证累计核发量超1.2亿个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苏州9月11日电(记者丁怡婷)记者日前从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7月底,国内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累计核发量已超1.2亿个。0000国际复材:低价为王,首日价格预计6.68元 /-5%
一、发行情况1.发行价:2.66元2.发行数量:7亿,总股本:37.71亿3.发行市盈率:10.21;行业市盈率:14.86动态市盈率:17.954.资金募集情况:计划24.81亿元,实际18.62亿元,缩募6.19亿元。5.弃购情况:弃购87.9万股,弃购金额324万元,弃购率0.13%二、基本面详见12月14日文章《国际复材:2.66元的玻璃纤维龙头,无脑申购》三、定价模型0000重大利好!东北翻身迎来新机遇?
【文/观察者网王慧、张菁娟编辑/冯雪】近日,东北迎来一大利好消息,喜提新“出海口”。海关总署联合三部委批复同意吉林省进一步扩大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业务范围,增加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海参崴港)作为内贸货物中转口岸,浙江省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和嘉兴乍浦港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入境口岸。符拉迪沃斯托克港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港,上述消息一出引起广泛热议。大财经2023-05-18 14:36:510001佛山首富之子:逃离接班,自立门户,靠“扫大街”赚来上亿身家
说到富二代你最先会想起谁?那毫无疑问是我们的王大公子王思聪。作为著名富豪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却完全不想继承父亲的实业,总是要尝试自主创业。但可惜王公子一直未能成功,反倒是因此不断上了热搜,骂名也越来越多。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主角身份则和王思聪较为相似,也是一位不肯老实“接班”,非要尝试独自创业的富二代,他叫何剑锋。何剑锋,佛山首富、2023年胡润富豪榜第八位的何亨健之子。大财经2024-01-03 15:29:130002了不起的“地瓜”丨浙企出海首选东南亚 开拓全球市场半边天
潮新闻记者陈文文夏丹周旭辉600多年前,一支浩浩荡荡的船队从南京启程,在郑和率领下,开始一次史无前例的远航。而后,千万华人沿着他开辟的新航道,去到泰国、新加坡、印尼,漂洋过海,在不可知的他乡建立希望。数百年过去,下南洋的主角中出现了大批浙商。到东南亚去!稠密的人口、充满活力的年龄结构、更为熟知的文化、地缘上的邻近……种种优势,让东南亚成为浙企出海的首选区域。大财经2023-04-30 08:06:49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