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知愁滋味(年少不知愁醒来已是秋)
一边是已离开陈国,一边却又还没有接上楚国,他的心情“无上下之交”,为了躲避吴国军队,他们还不免要绕道行走。
虽然日子过的苦,但是孔子天赋异禀,他从小好礼,爱读书。《论语》记载:“常陈俎豆,设礼容”,就连玩游戏,都是表演行礼。
孔子评价他的学生颜回说:“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到了十五岁的时候,穷且志坚的孔子,立志要求取学问功名,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后来颜回就是这样的环境中,静下来心,一心扑在学问上,后来他学有所成,成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
通过修行,在生活中多宽容,原本狭隘的心胸会足够深,才能装得下一些事,心若浅得像一个碟子,什么都装不下,稍微有一点苦闷,都会流淌出来。
当然,等待他的是他平生最大的一次磨难。在这次由陈去楚的路途中,要经过一段相当辽远的荒芜地区,人烟稀少,无处餐宿。
苦难难以言说,说时欲说还休
总有一天,我们会感激始终坚忍的自己,没有被苦难打倒的自己,淡然面对苦难的自己。
孔子之所以称赞颜回,就是感动于他这种身在苦中不言苦的精神。在别人眼里的清贫苦难的生活,在颜回眼里却是快乐富足的。
何谓修行?就是每个人通过言行举止来修养自己的德行。人与别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德行,人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动物却不可以。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确实,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苦难。《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修行生活中的苦难。

所以,在这样的严峻考验面前,他仍然弦歌不绝。
01
不言苦并非是自我压抑,而是看透了人生,是一种不徒劳挣扎的智慧,是一种与苦难厮杀的勇敢。
孔子做过很多社会底层的工作。33岁以前他一直居住在鲁国,到了34岁的时候,孔子出国了,他到周国、齐国去求取自己心仪的官职,但是却没有一位君王赏识他。
当人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将自己的苦难对子女说出来,以便让后人了解自己的所处的年代,但更多的苦难却无法言表,因为在诉说中他早已哽咽不成声。
他自诩满腹才华,但是却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他在诗里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他觉得自己要是生在三国说不定会被重用。
每个人都会经历或多或少的苦难,在苦难的日子里,你也许曾经感到束手无策,但再大的苦难终究都会过去。
时间一长,无人接济,他们随身带的粮食吃完了,而楚国还没到。《论语》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
苦难积攒多了,便不知从何说起,就像一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苦味在心头。心里有苦,但不知从何说起,这便是苦到极致了。
生活中有这样一句话:“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
不言苦,最是修行
孔子得知此事还是打算冒险前往楚国,去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人生都不容易,苦不是你的专利
经历苦难的孔子,晚年回到故乡后,致力于教育,把所有的难于言表的苦,倾注到编纂《春秋》上,经多次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
年少的志气得不到实现,到了晚年辛弃疾变得平静了,他在一首诗里对自己的苦难作了说明:
孔子“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他坦然面对一切,并把一切苦难看成是人生磨练和品行琢磨的机会。
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
这个“病”,就是饿病了,“莫能兴”,就是不能起身。可见当时的情况极其严重。
这句长辈常用来教训小辈的话里,蕴含着很多的苦,这些苦都是长辈们经历过的,只是他们不愿说出来。
南宋著名诗人辛弃疾,也是历史上的苦难者,他梦想当一名将军,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恢复中原失地。他在诗里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03
在63岁那年,孔子在陈国,楚昭王闻孔子贤名,想招聘他。陈蔡两国怕楚国起用孔子,变强大之后不利于己,所以发兵围困孔子于陈蔡之间。

虽然游历很辛苦,但却让孔子增长了见识。在齐国时,他听到了最美妙的音乐《韶》,“三月不知肉味”,并感慨:“想不到创作的音乐竟达到这么高的水平”。
孔子早年生活艰苦,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孔子三岁时,其父去世,母亲颜氏移居曲阜,过着清贫的生活,将其抚养成人。
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他的智慧是非常超前的,在当时给他的人生带来了苦难。
40岁孔子开始了他游历的路程,直到60多岁了,还在外面流浪。孔子周游列国,风餐露宿,内心很苦,那种自我学说得不到肯定的滋味很不好受。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艰险坎坷,孔子的一生是与苦难斗争的一生。然而孔子并不言苦,他看透了人生,为后世留下了圣人之训。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这一生本来就是不完满的,处处都有苦难,与其把执迷于不幸,不如把修行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不言苦,最是修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孔子的母亲在他17岁时去世,孔子将父母合葬,并给母亲守孝三年,然后便独自一人在社会上闯荡了。
这句话的意思是:颜回真贤德呀!一箪饭食,一瓢饮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人们忍受不了他贫穷的忧愁,他也不改变他的快乐。颜回真贤德啊!
02
ST曙光(600303.SH)4月整车销量合计68辆 同比增长44.68%
智通财经APP讯,ST曙光(600303.SH)发布公告,公司2023年4月整车销量合计68辆,同比增长44.68%。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1付完款提不了车、提车上不了牌,奇瑞汽车上海一门店遭多名车主投诉
近日,上海交通广播《汽车世界》节目汽车投诉热线62780648接到多位消费者来电,反映在崧华路688号的奇瑞汽车上海瀚升店购车,有人全款付清,等了两个多月都提不到车,有人提车后迟迟拿不到车辆的合格证导致无法上牌。目前,该店已停业,老板一度失联,警方已介入调查。大财经2024-01-09 15:37:280000镇洋发展2022年营收25.63亿 净利3.79亿 董事长王时良薪酬134.85万
挖贝网4月20日,镇洋发展(603213)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2,678,818.73元,同比增长2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9,422,107.88元,同比下滑23.63%。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26,905,032.92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14,056,518.78元。0000连续四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威海的幸福从何而来?
记者王皇11月24日,《瞭望东方周刊》主办的2023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成都举办,活动现场发布了2023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结果。威海已连续四次入选,在三线城市的突围战中脱颖而出,威海的幸福从何而来?威海市中心。记者王震摄威海入选表现抢眼大财经2023-12-01 17:40: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