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95

操作性条件反射()

大财经2023-03-22 23:59:010

参考答案:C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往往是愉快的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刺激,往往是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D.詹姆士

斯金纳把人和动物的行为主要是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是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操作性行为。斯金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其基本规律如下:

(1)强化

通过逐步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良好行为,通过消退则可以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即通过不予强化来减少某类行为出现的可能性。

C.上课不好好听课要受责罚

D.语文默写全部正确的人就不用抄生词

斯金纳是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斯金纳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A.罗杰斯

意义或启示

4.(多选)下列属于正强化的是()

有机体在作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伴随,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参考答案:AB

B.斯金纳

A.正确回答问题可以受到表扬

理论提出

D.布鲁纳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育教学上实际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A.班杜拉

A.正强化

惩罚有呈现性惩罚(正惩罚)和取消性惩罚(负惩罚)之分,呈现性惩罚指的是在某一行为后出现的刺激,这种刺激往往是厌恶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取消性惩罚指的是撤销某种刺激,这种刺激往往是愉快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参考答案:B

3

3.(单选)当幼儿龙龙改正了不认真吃饭的行为后,老师取消了不准他参加游戏活动的禁令。这种做法属于()

主要观点

(3)行为矫正

B.完成作业可以吃一块蛋糕

C.巴甫洛夫

参考答案:B

(3)消退

2.(单选)程序教学模式的鼻祖是()

B.负强化

1

C.斯金纳

C.正惩罚

操作性条件反射

(2)行为塑造

B.夸美纽斯

D.负惩罚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由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又称为强化理论。

(1)程序教学的提出

程序教学的原则:①小步子原则。②积极反应原则。③自定步调原则。④及时反馈原则。⑤低错误率原则。

强化是指伴随行为出现的任何能增加该行为在将来出现概率的事件。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斯金纳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所谓塑造,就是通过小步子强化帮助学生达到目标。他采用连续接近的方法,对趋向于所要塑造的反应的方向不断地给予强化,直到引出所需要的新行为。

(2)惩罚

1.(单选)()是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创始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