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内部看中国(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改革开放虽然被理解为政府放权、市场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对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增长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就会发现政府的力量仍然是无处不在、至关重要的。”
回望一系列改革历程,中国速度、中国效率已成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专属代名词。中国速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政府的效率,而政府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掌控、动员能力,其根源仍是我们独特的政治体制。
◎ 不是市场发展,而是政府放权
以上从政府内部行为窥探中国经济的几个侧面,只是复杂现实运作机制中的狭小一隅。从政府内部看中国,是一个在当下中国语境中永远不可缺失的理解视角。


在包干制下,地方政府逐渐成为追求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的利益主体,俨然成为一个个“地方公司”。这就是美国学者戴慕珍(Jean Oi)口中所说的“地方国家公司主义”。也如周飞舟教授所说:“在中国改革的过程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市场的自由化,而是政府的公司化行为和谋利倾向。”
◎ 1994年分税制改革:理解当下中国的一条最重要暗线
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多方面却是由于权力控制和垄断而非全力放权的结果,这是中国经济中非常令人困惑的现象。”
此外,地方政府的“公司化”,不仅在于它们像公司一样追求利益,还在于它们能像现代企业一样有着超高速的运作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政府首先应该追求的是决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高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中国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始终是政府放权的结果,市场对于经济资源的配置和调节,始终是以政府放权为前提条件。”因此,与其说政府做对了什么,不如说是政府没有做什么。
然而,分税制改革的推行却遭遇了巨大阻力。当年,时任总理一省一省地跑,才说服了大家。改革的本意是将地方财政收入集中到中央,但实际结果却是地方政府的行为越来越具有自主性,周飞舟教授将其称为“中央对地方的逐步失控”,同样以研究政府行为著称的兰小欢教授,将这一惊心动魄的过程称作“央地博弈”。

要想真正读懂当下中国与经济,我们必须首先明白政府内部的运作机制,由此,“从政府内部看中国”这一视角才显得格外重要。正如周飞舟教授在《以利为利:财政关系与地方政府行为》一书中所说:
◎ 财政包干制:地方政府的“公司化”
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政治学理论,还是看不懂当下中国?为什么我们读了那么多经济学著作,还是理解不了当下中国经济?答案其实很简单:你学的那些理论、思想,别人压根可能就没用。
◎ 中国速度:一场效率至上的财政锦标赛
我们常说,理论与现实的脱轨,思想与实践的矛盾,这在当下中国的“政府-经济”运作机制中,体现地尤为明显。
这是我们理解当下中国,遇到的一个首要难题。也许你懂得价格机制,但却不懂中国的房地产经济为何如此?也许你懂“私有”和“公有”的区别,但却不懂中国的土地财政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理解今日中国治理的起点不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94年分税制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格局,它是一次对80年代财政包干制的“全面否定”,从此曾在中国大地上红火一时的乡镇企业瞬间销声匿迹,而房地产一步步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影响了几代人的生存、财富、压力、以及对未来的焦虑,直至当下。

80年代中期开始广泛推行的“财政包干制”,已成为地方财政及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政绩”,解决财政问题,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
全球大学排行榜 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
英国QS、THE,中国的软科,美国的USNEWS,号称世界大学四大排行榜,在全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不仅广大留学生以四大排行榜作为选校参考,甚至很多国家和地区政府,也把四大排行榜排名作为人才引进的依据。四大排行榜,各自设定的评价指标不同,因此,同一所大学往往在四大排行榜上的排名波动也比较大。有些大学,在这个排行榜上排名靠前,很可能在那个排行榜上就掉队了。大财经2023-03-22 05:09:170001先盯紧那些,“暴利行业”吧
(本文首发于“刘润”公号,订阅“刘润”公号,和我一起洞察商业本质)我是一名商业顾问,每年都会到处参访企业,和很多企业家创业者交流。我会问很多人问题,也会被提问很多问题。有些问题,很有价值,很值得参考。但有些问题,就让人不太好开口回答,比如:润总,有没有暴利行业,推荐一下?哎呀,就是产品成本很低,但卖的很贵的那种。你看,他就误会了一件事。大财经2023-11-09 15:22:520000华为要建10 万个液冷快充桩!压死换电模式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宣布,公司目标到2024年底在全球部署超过10万个全液冷超快充电站。这项创新技术配备了高功率600/720KW主机,并能通过单枪最大600kW和250KW的快充终端实现高效充电。其独特之处在于,最大电流可达600A,能在极短时间内为电动车快速充电。华为的充电解决方案已经经过广泛测试,与各大车厂合作,确保了高达99%以上的一次性充电成功率,同时支持多种品牌车型。大财经2023-12-01 12:49:240000环旭电子(601231.SH)4月营收45.5亿元 同比增长9.92%
智通财经APP讯,环旭电子(601231.SH)公告,公司2023年4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5.50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增加9.92%,较2023年3月合并营业收入环比增加0.24%。公司2023年1月至4月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75.4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减少3.01%。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0001